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云南人不懂普洱茶?(2)
2017年05月21日

云南人不懂普洱茶?(2)

茶之道,天之道。

无论你信不信,总是这么神奇,该回报的都会回报。

当然,我今天也没有闲心来管这些闲事了,你爱造假造你的,你爱喝你的假茶喝你的,你爱信不信。

我们还是回头来说云南人喝不喝普洱茶的事情。

丽江、中甸(现在的香格里拉)一代以前是藏区马帮的必经之地,而且中甸一代原本也就是藏民很多,喝的茶也就是普洱茶熬制的酥油茶。至于沱茶则是滇川区域的畅销品,也是云南人日常消费品,至少喝了一二百年,沱茶由普洱府的“姑娘茶”变形而来,现在的思茅有些地方还有制作“姑娘茶”的传统,只是老百姓的传说很夸张,说是要处女,放在裤裆处拿回去初制的才算数。

我估计这并非是一种“工艺”,而仅仅是方便,之前的旧式服装前有肚兜,芽茶方便装入,至于处女采茶一说,这倒是比较可信,这在好多茶区都有这样一种风俗,现在大家都作为种民间传统来看待。

普洱茶由普洱府集散晒青茶系列而得名,历史上的茶名不是今天的茶类定义,这完全是两码事。

混淆点在哪里呢?

我估计是之后1973年发酵熟茶引发的。其实,查阅历史可以知道,云南普洱茶之前根据销区的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这种记录在建国前就有,比比皆是,我的第二部书《珍藏版普洱茶营销》当中就有建国前关于发酵茶的原文记录。

而且,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出示过《云南出口志》的证据,表明1958年出口的普洱茶是发酵茶,这和内地销往昆明、北京、上海的茶品都不同。

建国之前,无论是腾越帮、通海帮、喜洲帮、思茅帮,只要是大一点的商号无不涉足茶叶生意,所以,云南的巨商往往都很懂茶,而做的品种也以沱茶、紧茶为销售的主力,甚至有无茶不成帮一说, 交易的都是普洱茶。

销区的人不了解产区,更多人不是茶学专家,也没有了解过历史,所以,对销区的认识都是靠猜测。

之所以今天说这些,是这一段诸多的媒体都在报道普洱茶,连续多年,央视都有云南春茶的报道,以前是“普洱茶”,连续三年是“古树茶”,今年变成了“春茶”,其中变化耐人寻味。

来源:吴疆说普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0748763_084908308113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