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或者是高杆古树,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最早始于2012——2013年首次提出和倡议,不过那时候是古树大行其道,以古树“号令天下”般的形式红遍普洱茶市场。因此,即便有高杆,高杆在那个时候也凸显不出来。然而,到了2018年以后,尤其是来到疫情期间,大家发现即便是古树,好像也不是那么十分好卖,而高杆这个时候悄悄在市场走红……
其走红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需要,茶友在尝遍了古树茶的滋味后,对这类树种、树型的茶格外热衷和喜爱,发现它的滋味口感一点都不输于古树茶,并且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十分难采,数量也十分有限。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受到茶友的青睐,尤其是这几年的春茶季,好像没有高杆古树参与的春茶,基本都算不上“春茶热了”!喜爱挺拔身姿,爱它的独特稀有,爱它无与伦比的口感。
这样说吧!如果古树茶占据整个云南普洱茶的不足5%的话,那么高杆则是连0.1%都可能没有,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它更稀有,更稀少,自然在市场的需求何推动下,价格就高了起来,并且涨的十分快,这其中名山茶中的主要代表;大易武茶区(哆依树、薄荷塘、天门山、蟒蛇箐为代表,倚邦主要是曼松高杆),布朗山(老班章,大家不要以为老班章只有古树,其实它还有高杆的哟!),临沧茶区(名茶中高杆代表基本没有,但是二三线居多)。
而在这几大茶区中,率先,甚至最早提出“高杆”概念,并注册“高杆”“高杆古树”的是易武。易武多高杆,因为只有易武的高杆才是最出名,相对来说,在云南所有茶区中,整个易武的生态环境是最优秀的,高杆古树也是最好、最为纯正的。
这里我们在提一下“高杆”和“高杆古树”。虽然在过去两三年的文章中我们无数次写过,但是今天再提下。
所谓“高杆”,就是古茶树在自然竞争中,不断往高处生长,以争取足够的光照,同时它的根不断往地下深入,以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通常来说,有高杆古树的地方,周边的生态环境绝对不会差。
高杆:这几年的对高杆的定义,渐渐有所改变。高杆整体上来说主要分为:大高杆、小高杆和高杆古树。有的称高杆,通常就是指高杆古树,只是在打的时候,不一定把“古树”两个字加上,懂的茶友都懂,一看便知道。;大高杆,具体就要看树型,树龄了,有的超过百年古树高杆,而有的则没有百年,但“大高杆”通常居多是高杆古树;如果是小高杆的话,那基本树龄就很年轻了,只是树种、树型和是高杆类型,从价格上上来说也要便宜得多,至于口感自然也要弱得多。
高杆古树:高杆古树可以细分到:一类大高杆古树,二类大高杆古树。目前来说,还基本没有三类大高杆的说法,即便是有,也就像薄荷塘三类那种。因此,在市场上公认的还是一类和二类的最为顶级,不管是哆依树、薄荷塘、天门山等,价格都要好几万一公斤。所以才会有《山头茶的尽头是高杆古树?》一说。
之所以说,高杆古树是顶级的存在,除了数量稀少之外(特别是高杆古树,一类,二类这种,基本不可能成片山地的存在,基本是这里有一两棵,那里有一棵有或者最多有几棵这种),更重要的还是它“傲人的身姿”和迷人的口感……。
因为,能是高杆古树的,都必须是生长在森林里,生态环境非常好的条件和情况下,才能造就如此“完美”的茶,否则,都谈不是所谓的“高杆”。
高杆古树,最大的口感特点,除了具备一切顶级好茶,香、甜、细腻、纯正纯厚的显著特征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很阳光的同时,又不失森林的韵味感,满满的都是高级感。
它的口感是很多古树茶无法相比的。通常古树茶有的,比如香气高扬,滋味甜润,汤感厚实、饱满,韵感悠长,这些特点高杆古树同样具有。从一定层面上来说,高杆古树更高级。综合来看,可以说是普洱茶中的“王中之王”了。
来源:吃碗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