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神威的制茶日记:005 普洱茶价值投资者的正面与侧面
2017年05月21日

神威的制茶日记:005 普洱茶价值投资者的正面与侧面

关于普洱茶的收藏理念和投资的经验之谈,网上有许多文章可供参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是因为在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问题,关于《普洱茶现在的高端品牌和值得收藏的产品有哪些?》,促使了我想写一篇有关于普洱茶价值投资类的文章,供收藏者有个系统型的思考,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普洱茶价值投资演变路径,从关键性的条件及因果关系,清晰自身的机会与需求。
喝普洱茶都知道,普洱茶有三大价值:营养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亦或投资价值,是普洱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识价值,也是核心价值,是我们在做普洱茶文化讲解时或是培训时,经常阐述的话题,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原产地的地理优势,陈化的所带来的品质再造优势和工艺独特优势等等,都是围绕普洱茶价值体系展开论述的。
自然地,站在不同的需求角度,在乎普洱茶的价值方向也各不相同,有的关心普洱茶的转化后的品饮价值,有的关心普洱茶的功效性,减肥或降血脂,包括老茶陈化对人体的影响等等,有的关心普洱茶的人文,包括了茶的美学艺术层面,而对于大多数喝茶的人来说,普洱茶的收藏几乎是每个爱茶之人都关心的话题,所以,在回答知乎的问题时,我站的角度是以喝茶和未来可期回答的,也就说,营养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不是我特别注重的,为什么?普洱茶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在人体功效的研究上,已经有足够多的学术论文和药理临床,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自然没有必要过多重复描述,其次,我也不是文化学者也没有非常敏锐的艺术细胞,对于普洱茶文化和美学方面的研究,也并不是我所擅长的,所以,普洱茶的收藏投资价值,是身为制茶人和真正普洱茶收藏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对这个行业的一些感悟,帮助收藏者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在2007年普洱茶崩盘后,到2008年“古树茶”的概念出现,普洱茶正式进入了再发展的阶段,这个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新品牌,形成了以收藏古树茶为主流的热潮,这股热潮促进了大量稀缺的,优质的古树茶资源被挖掘出来,每年在市场上流通的古树茶至少是以吨为计算单位的,虽然,这其中不乏鱼目混珠的产品,但总体而言,以古树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市场价值是被放大的,越来越多的新收藏者加入其中。
但做为个人普洱茶收藏客出现爆雷的新闻,这几年出现了好几例,大多数收藏者一开始可能因为喜欢普洱茶,感性的认知,从小量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茶到越囤越多的状况,见了太多,但时间久了这些茶到底是好还是坏,到底能不能变现,却成了谁也回答不了的现实问题。
我也看过不少关于收藏普洱茶的观点文章,大都是以厘清自己需求定位的阐述,确实应该如此,但是不是明白自己的需求之后,就可以放弃其他的想法了,我始终觉得人是贪婪的,总想在达到目的基础上收获更多,总想切实的看到普洱茶增值的成果,越囤越多,自然期望的也就更多。
真正通过收藏普洱茶,让价值实现投资回报的收藏者确实有不少,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或前辈,但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以及相似的条件才促使结果的呈现,普洱茶看起来是大众投资商品,但实际并不一定,因为在流通上,却有各种各样的条件约束,它并不能真的像股票投资一样,在同一个体系内完成交易。
在开始阅读该文章前,有必要对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发展轨迹有一个大局观的了解,也就是清楚的明白整个行业的效应带动的普洱茶升值的路径,如果您已经对普洱茶有了长期的收藏心得,或是对收藏普洱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以略过部分内容,当然,感兴趣也可以回顾一下。
群策群力的普洱茶市场化
因为普洱茶的浪潮,不得不提2007年的普洱茶从新闻热潮到市场崩盘的这个时间节点,在2007年之前,普洱茶走进大众视野是群策群力的结果,而非偶然或单一事件。这其中,具有代表影响力的大事件,涉及了一些茶人,还有一些茶企以及政府部门的推动的事件影响。
其一、2004年内地出版了中国台湾的邓世海先生的《普洱茶》一书,实际上,这本书先是在1995年中国台湾出版,据说当时,此书在台湾和香港等地掀起了不小的关注度,这本书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大众对普洱茶的基础认知启蒙,一个是通俗的描述了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和陈化价值,另一个是对茶有了专有的名词评价,对当时大众的生活需求层次提升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这本书出版前,邓先生就曾在多个公开场合的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中,提出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通俗观点,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据历史资料显示,越陈越香的观点非邓先生所创,参考:明朝云南人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卷二载:“茶,点苍,树高二丈,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愈胜地。”,但用通俗易懂的观点进行阐述的,邓先生称的上是较早的提出者),邓先生非科研人员,在当时的情况下,无法用严谨的科学分析和论据,为越陈越香的论点进行数据论证,自然受到了不少非议,在这之后,所引发的学术界,科研界对于越陈越香观点的验证,讨论和争执以及普洱茶文化层面的研究,著书立说更为平常,从大局出发,这是在推动普洱茶整体的发展的重要刊物。
其二、2005年5月,6支马队从云南出发,历时5个月,完成了4000多公里的云南马帮进京“贡”茶活动,这场活动从云南到北京,乃至影响到全国,持续了将近一整年之久,直到2007年影响依然存在,是一件影响力足以载入普洱茶的史册的重大事件,因为这场活动实现了两个重大的成果,一个成果是让普洱茶真正的走进大众视野,掀起了“普洱茶热”,在当年新媒体还没有的时候,微信,抖音等流量载体并不存在时,能通过纸媒达到全国轰动型效果的寥寥无几,马帮进京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成果是活动现场一筒茶拍卖成交的160万的价格,这个亮点对于当时普洱茶行业发展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了媒体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随之,引爆的热点,普洱茶值得收藏,普洱茶减肥降血脂功效性的话题成了市场的关注点。
在这之后的,香港嘉德,仕宏等拍卖公司的几百万普洱茶的成交价格都只能算是借着这场东风而行。而这场活动也不是单方面或是1-2个人能完成的,其中有政府部门的推动,策划团队的执行,媒体的宣传,还有明星张国立先生等人,以及龙润,中茶,老茶茶馆等企业的支持与协助,这是个典型群策群力,众人拾柴的效应,在这场活动之后,再一次的“马帮贡茶万人行”就成了烂尾,结果是半途而废。
其三、2000年初国营茶厂的改制,在改制前,以下关,昆明,勐海茶厂为代表的普洱茶产业是以中国茶叶总公司统购统销的形式发展,到了80-90年代时间,市场化格局开始出现,2000年之后,下关,勐海等茶厂在这个时间段完成了民营企业的转身。因为这是个整体的行业事件,对于当时的消费大众来说并无观感,但对于普洱茶的行业来说,影响的是行业格局,一方面,当时国内创业机遇和互联网浪潮刚刚起步,另一方面,普洱茶这个产业急需要趋于市场化的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