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回望江城茶史
2017年05月21日

回望江城茶史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地处中、老、越三国交界,国境线长达183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东与红河州绿春县为邻,西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景洪市毗邻,具有独特的“一县连三国”、“一县连三州市”的区位优势。江城县共有25个民族,以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等为主,辖6个乡(镇),12.4万人。
江城地处横断山脉,无量山尾端,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县总面积3544平方公里。县城勐烈镇海拔1119米,距省会昆明520公里,距普洱市145公里。最高的狮子崖海拔2207米,最低的土卡河仅317米。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2248毫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县河流众多,有3江30条河流。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8%,有亚洲象、野牛、穿山甲、蟒蛇、虎、熊、豹、鹿、白鹇、孔雀等200多种珍稀动,还生长着桫椤、大树花生等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1000多种药材,所以江城成为“动植物王国”缩影。
地处蛮荒之地的江城在解放前,经济社会十分落后,农业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况,但县府所在地勐烈街却是商铺茶庄林立、酒楼客栈鳞次栉比,商人马帮接踵摩肩,从目前呈现的古城建设规模、建筑风格可以看出,其繁华程度与内地古城不相上下。为什么在当时如此边远、落后的地方,会形成这样与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协调的一座边陲古城呢?
“勐烈”是傣语地名,“勐”是坝子,“烈”是河,即河水丰富的坝子。清朝雍正年间,有元江藉汉族李、赵、马、张四姓率家族迁来勐烈坝子,在一座原始森林山包上落户安家,迁来这里以后仍归元江管辖,所以勐烈坝的这一地方竟成了元江府的“飞地”。后逐步有从石屏、建水乃至四川、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等地的汉族人和从墨江、景东、普洱、峨山、新平、玉溪、元江等地的彝族、哈尼族因经商、戌边、逃荒、避难等原因不断迁入,逐渐形成了勐烈街。也就是说现在的勐烈古城有近300年的历史。
江城县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属永昌郡辖地。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属剑南道濮子部。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地。宋、辽、金时期,归威楚府管辖。元、明时期,先后归元江路、钮兀御夷长官司管理。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木戛土尊陈定邦作乱,平定之后,清政府派普定左营的部分官兵驻守勐烈。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普定左营管带为“勐烈弹压委员”,作为地方行政官吏,军政兼辖,同时将左营改为保卫队。民国5年(1916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由普洱道管辖。民国18年(1929年),将宁洱(普洱)、墨江、元江三县交叉地和原象明县的部分地方划出,组建成江城县,属普洱道辖县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城县属普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名为思茅专员公署)管辖。1954年5月成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至今。
茶,源于中国,是中华之国饮。据载,茶发乎于神农,遑遑数千年,孕于春秋,萌于秦汉,兴于唐,盛于宋,发展于明清,与中华五千文明史一脉相承。唐代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在云南为官的樊绰,在其著作《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为云南产茶的最早记述。银生城就是今天的景东县,管辖着今天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和临沧市部分地区以及越南、缅甸、泰国北部等地,是唐时大理国滇西南的重镇,是与波斯、婆罗门等国进行贸易的地方。
根据2006年全市茶树资源普查,普洱市境内有野生型古茶树群落面积117.8万亩,栽培型古茶树面积18.2万亩。江城县有野生型古茶树群落面积1.2万亩,主要分布在嘉禾乡、曲水乡、国庆乡。栽培型古茶树面积6735亩,分布在全县6乡(镇),20个村民委员会60个小组,其中以国庆乡保存最多,面积达5800多亩。江城茶史经历了发展、兴盛、衰落、复兴四个时期。
江城种茶历史有近千年,但规模很小,勐烈街一直有茶叶上市,但产量少,主要供本地需要,没有形成规模交易。清朝光绪年间,有本地商人收购毛茶,加工成方砖茶,驮运80多公里至李仙江的坝溜渡口,然后水运至越南莱洲(勐莱)销售。从江城出口经营茶叶利润丰厚,勐烈街商人逐渐开办茶庄、茶号经营茶叶,开设驿站、马店、马帮等,清末以前为江城茶史上的发展期。
李仙江进入越南后称为黑水河,为红河的最大支流,在海防汇入太平洋。1884年之后越南完全沦为法国殖民地,航运、铁路、公路交通开始发展,20世纪初法国人在莱洲开设了通商买办,黑水河的航运发展进入机动船时代。由于茶叶销路好、利润高,刺激了生产的发展,江城茶园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不断增长,记载,民国12年(1923年),茶叶出口已达1500多担,茶叶采摘面积已达到5000亩以上。当时,从普洱、思茅、墨江和易武等六大茶山的茶叶也途经江城大量出口越南,不少普洱、石屏、建水、易武等地商人到江城开设的茶庄、茶号,如敬昌茶号、江城号、胜利号、福泰隆茶庄、鸿顺茶号、泰来茶号、兴华祥茶庄、福泰昌茶号、同兴昌茶号、永茂昌茶庄、四合公茶庄、仁和祥茶号、群记茶庄、丰顺祥、许季瑞、太和祥等20余家。江城的茶叶产量、出口量逐年上升,成为一个茶叶加工、出口的中心,李仙江的坝溜渡口成了转运茶叶等物资的商业码头,出现了一片繁忙景象。当时江城茶叶面积近万亩,茶叶出口最高时达到2000多担。如今在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发现的古董“号级”普洱茶,很多是江城老字号生产的。民国初期到1941年是江城茶史上的兴盛时期。
20世纪30年代随着英、法在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殖民地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西方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中国茶叶在生产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特别到1942年之后,日军占领封锁东南亚,对越南实现“经济管制”,江城茶叶对越出口完全阻断,县内茶叶市场萧条,很多茶庄停产倒闭,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打击,当时有资料记载“茶叶价格一落千丈,不少弃之于地,殊为可惜”。农村的大片茶园任其荒芜,甚至不少茶树被砍伐,改种粮食,到1949年,全县茶叶产量仅有225担。1942年到1950年是江城茶史上的衰落期。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6年,江城县先后恢复老茶园2000余亩,新植茶园茶园1000余亩;到1979年年底,新植茶园面积达4600亩。1980年,实行包干到户,政府为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制定系列扶持政策,特别1987年以后,随着江城牛洛河茶厂、明子山茶厂、勐康茶厂的相继建成,以及各乡(镇)大大小小的个体私营茶场的创建,各乡(镇)农户自发的种植,江城茶叶生产发展达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到2012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13.6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4亿元。新中国成立以后60多年为江城茶史上的复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