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2023茶山记第6篇:第一款易武茶茶园实录
2017年05月21日

2023茶山记第6篇:第一款易武茶茶园实录

汽车勉强能开到林中的一块小平地,从这儿前往我今年要做的茶地还需走一段更为狭窄的林中小路。路面覆盖着厚厚一层枯枝落叶,行走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时值正午,虽身处林中,仍不免感到燥热。

好的茶园,多在密林深处,道路崎岖。在云南的茶山,摩托车是比汽车更有效的交通工具。只要在路旁看到摩托车,多半便是有茶农在附近采茶。

同行的申伟边走边给我介绍他所了解的易武各民族渊源及茶地分布情况。走出密林,便来到一片茶园中。茶园被小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古树均被矮化过,但细看之下,仍有区别。下半部的古树根部更为粗大,显示树龄更高;上下均有后期小树套种,但上半部套种比例更高。

穿过这片茶园,我们又一次进入密林,此时正好在个山谷位置,头顶被高大的林木遮盖,林下坡地上则稀疏分布着一些较小的茶树,看样子该是近些年新种的小树。

再前行数十米,密林前方现出一个光亮的出口,那便是我这次要探访的茶园。这片茶园处在海拔约1400米的密林深处,四周完全被森林环绕。整个茶园位于一个较大的斜坡上,目测坡度约60度,步行其中,不慎便会滑倒。

这同样是一块被矮化过的茶园。过去茶价低廉时,人们为了生存,便将茶树砍倒,种上庄稼;一些特殊时期,为了完成增产任务,云南大片古茶树也被矮化。无论哪一种原因,可以说都是特定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好在茶树生命力极为顽强,管你砍过还是烧过,只要根还留在土里,就会一次次发芽重生。

茶园中同样有后期套种的乔木茶树,套种时间集中在2005年前后,距今约18年。值得赞赏的是,茶园主人将不同树龄的茶树分开管理,分开采摘。古树挂上黄牌标识,无论自己采还是请工人采,要么统一采挂牌的古树,要么统采未挂牌的乔木,避免二者鲜叶混淆。

因此同一片茶园,却做出来两款茶叶,对品时,表面香气、甜度相似,但在体现茶叶真实品质的喉韵、留存度等方面,却相差甚远。一分钱一分货,体现在价格上,古树是乔木的三到四倍。

这些年常常听到茶客说很多名山茶不如以前好喝了,主要原因就在于后期套种茶树而没有分开采摘,古树鲜叶中混入乔木小树,自然拉低品质。名山头普遍存在后期套种现象,若所托之人不可靠,即便亲眼看到鲜叶从古树茶园中背出来,所谓的“古树”又有几分真古树在其中呢?或许无人知晓。

元旦时,我在建水无意中喝到这款茶,花香、蜜香高扬浓郁,茶汤细腻,生津回甘迅速且持久,留下很不错的感受,因此这次便是专为这款茶而来。这块茶园处于易武茶区默默无闻的一个地块,这些年茶客及大多数茶商、茶农,其实苦“名山”二字久矣。考虑再三,决定为这款茶取一个易武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字。

三四月的春茶季,也是茶山人们吃花的季节。云南茶山广泛生长着一种大白花,学名白花羊蹄甲,茶农尤其爱吃。或煮或炒或凉拌,滋味清鲜爽口。

茶山很多地名都带一个“箐”字,箐者,树木丛生之山谷,正与茶园周边环境颇为相符,故取名「白花箐」。

来源:转山 风在香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A01357090-5.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