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随着我国居民对健康养生需求不断提高,普洱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本报告对普洱茶产业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剖析产业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量持续增加。近五年来,普洱茶产量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从2014年的11.4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17.2万吨;普洱茶占比也不断提高,从2014年的34.0%提高到2018年的40.6%。
普洱茶种植区域分布在云南省的11个地州、75个县、639个乡镇。普洱茶的四大产区分别是:普洱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保山茶区。生产普洱茶的市州包括: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昆明市、德宏州、大理州、保山市、红河州、楚雄州、玉溪市、文山州等。
(二)消费市场持续扩大。普洱茶需求不断攀升,消费群体逐步扩大。普洱茶消费市场经历了从出口为主到国内市场地位逐步上升的转变。为适应普洱茶市场的不同消费需求,普洱茶产品从传统向多元化转变,袋泡茶、速溶产品等新产品陆续推出,在保持产品特点基础上,增加了便利性。
(三)加工技术和流通渠道快速发展。由于普洱茶产量、销量、价格逐年攀升,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提升。普洱茶龙头企业在提升加工水平上进行了探索,2018年发布了很多普洱茶加工装置研发专利,为普洱茶生产提质增效、安全性提供有效的工艺指导。
流通方面,茶农是我国茶叶流通的主体,普洱茶流通渠道呈多样化特征,主要包括:前店后园、茶庄、茶叶连锁店、茶馆、超市茶叶专柜、批发市场、集团购买、网上商城等。
(四)出口国别多元化。2017年以来,我国普洱茶出口量较2014—2016年显著增加,并呈继续增加趋势。2017年,我国普洱茶出口量2717.3吨,2018年我国普洱茶出口量2953.5吨。
我国普洱茶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港澳台、东南亚国家、部分欧洲、北美和大洋洲。亚洲是我国最大的普洱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表1 2018年我国普洱茶主要出口地及出口量
数据来源:云南省农科院
(五)价格近几年来快速上涨。近年来,普洱茶价格较快速上涨,原因有以下三点:
1.市场需求。普洱茶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供不应求。普洱茶市场不断扩大,社会资金大量注入,短期内促成了对普洱茶需求的快速上升。
2.价值回归。一些资源独特,品质风格明显的普洱茶产品被挖掘出来,受到市场追捧,也进一步促进云南普洱茶原料价格的上涨。
3.市场炒作。普洱茶本身具有越陈越好的商品特性,具备投资属性,受到资本的关注。
(六)不同种类普洱茶成本收益参差不齐。以市场自然分类,普洱茶分为古树茶、野放茶和台地茶。不同种类普洱茶的成本和收益差别很大,台地茶和野放茶的成本较低,每斤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古树茶是稀缺资源,成本基本在每斤百元以上。
二、普洱茶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普洱茶产量增长变化趋势和产量占云南省茶叶总产量的比例变化趋势,2016-2017年普洱茶产量增长较快,2017-2018年增速开始有所放缓,预计未来产量增速将逐渐趋于平缓。
(二)消费将呈饮茶低龄化、空间跨度扩大化趋势。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普洱茶消费量将不断增加,同时普洱茶的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呈低龄化趋势。普洱茶消费也呈空间跨度扩大化的趋势,消费区域由华南、西南等传统消费区域逐步拓展到西北、东北、华北等新兴消费区域,传统市场升温、新兴市场不断扩展。盛易祥。
(三)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洱茶初加工工艺较落后,许多生产企业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严重制约普洱茶产业发展,优质原料粗加工后以低廉价格销售,成为只能“养民”不能“富民”的产业,未来普洱茶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出口量和出口国别继续增加。普洱茶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出口量不断提高,国外客户不断增加,在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普洱茶受到广泛欢迎。
三、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茶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贫困县发展茶叶产业能带动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由于普洱茶是云南省独有的茶叶品种,所以本报告将以云南省为例,分析贫困地区普洱茶产业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9年1月,云南省67个贫困县中,沧源县、昌宁县、凤庆县、南涧县、双江县、云县等以茶产业发展为主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
(二)主要经验做法
1.抓实基地建设,开展技术培训。投入资金和技术,建设标准茶园,改造低产茶园,修建茶园水利、道路和观景台等基础设施,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了全县茶园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注重对茶叶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聘请专家到茶叶生产一线开展茶树病虫害防治、无公害茶园管理、绿色有机茶园认证、古茶树保护、茶叶精深加工等技术培训。
2.重点倾斜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地方政府重点对龙头企业和茶叶加工厂等市场主体进行资金支持,通过“龙头企业/茶叶加工厂+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茶叶加工厂+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茶叶产业,从而达到促使农户脱贫增收的目的。
3.带领企业参展,拓宽销售渠道。带领企业积极参加展示展销会、茶博会、文博会等,加大茶叶品牌的宣传力度,并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依托实体市场、现代信息、物流网络和茶叶产品优势,推动茶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弘扬推广茶文化,扎实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广泛开展茶文化创作与发掘,收集整理茶历史和茶文化遗产,加强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在茶叶主产区融茶文化、民俗文化及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增加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沧源碧丽园茶叶有限公司助力脱贫攻坚
沧源碧丽源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芒摆村开垦建设有机茶园,将建好的茶园承包给农户进行管理和采摘,公司支付茶农管理费和采摘费。同时,将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茶叶生产工人,已解决1500人就业和生计问题。公司还从当地挑选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愿意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贫困青年,由企业资助到临沧农校茶叶专业班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后进入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