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曼松铁粉表示,“第一次品饮曼松就被其香幽味甜所打倒。从香气到茶汤都有着有别于其他产区及山头的风格特征,令人充满深刻的记忆点。淡淡的兰花香和蜜甜香在口齿间萦绕,一喝难忘,一喝成瘾。”
值得一提的是,幽兰香是曼松香气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七:工艺
实际上,单单凭借原始生态下俱佳的原材及厚重历史,还不足构成曼松今时今日的品饮价值及地位。在此过程中,制茶工艺的优劣,也决定着曼松茶在行进中的长远。
良好的制茶工艺对曼松茶口感及后期转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每年,位于曼松茶山海拔约1300米的初制厂,都需要手工进行曼松鲜叶的验收及加工制作。
李伟,云南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人称“曼松王子”。时至今日,业已在此深扎十年。他表示,实际上,因为这个区域历年来精工细作的历史,大家对曼松茶的工艺尤为重视。而,这座在他管理之下的初制厂,或也是曼松区域标准化制作工艺的代表。
在茶山完成了初制环节之后,毛茶将会及时运送到精制厂进行加工,严格剔除杂质、颓芽、色泽不好的茶叶。
选用定量的压茶石,进行人工压制,重量不能有太大出入,保证茶叶压制的疏密度,利于储存茶叶内质和后期转化。
“从树头到口头,需要考虑每一个环节。”李伟介绍,“哪怕是最后一道包装环节也必须是在离地10厘米的木制撑板上完成,保证从树头到口头全程不落地的制茶流程。”
▎关键词八:储存
与之相对应的是,除了严格的工艺标准外,普洱茶的存放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如曼松在内的一些顶级普洱茶品,其随着时间的洗礼,良好的存储条件能够使其口感滋味及附加值,呈现出最大化的递增。
2013年,随着这个有着“天窖”之名的普洱茶仿生窖藏的落成。其,以模拟天然存储环境,构建微型气候,打造普洱存储的新模式,开始逐渐被茶友所熟知。
对曼松茶最有发言权的李伟,根据其对曼松茶多年的研究认为:曼松茶越陈越香,需要活着的、变化的环境,并非干藏或湿藏。而窖藏,更适合普洱茶的存放。
在3000平米数控仓储“天窖”中,摆放着500口直径达1米的土陶大缸,以云南纯手工编织草帽为盖。
据了解,其土陶大缸选自“中国土陶之都”的“隆昌土陶”,需提前三年定制。其缸厚实有度,质地紧密,多番烧制,去潮去寒。在“天窖”大缸制作完成后,每口缸需要耗时一周,使用开水煮、茶水泡等工序洗缸,自然晾干后,方可进行存茶。
每口大缸下均铺设加温管道,进行温控,模仿一天以内的温度及湿度变化。并且,还在“天窖”中架设了84个加温喷头,以合理增温增湿,满足普洱茶自然发酵的最佳条件。
此外,300°旋转摄像头监控,一窖一茶一编码一认证,确保每饼存茶的安全及可追溯性。
李伟表示,“在天窖藏拥有一缸茶就像在波尔多酒庄有一桶红酒。我们通过数字化仿生仓储环境,形成独有的益生生物菌群。每周至少两次以上用茶水拖地,保护天窖里合理的益生菌群,有利于普洱茶自然发酵。”
【2017年三海堂曼松王子山】
条索:细嫩乌青显毫, 新茶期的青味已褪尽,饼茶有清新的甜香。
汤色:浅黄透亮,
香气:从清新的兰花香转为馥郁的花蜜香,香气清雅自然,给人柔和的感觉。
滋味:茶汤入口顺滑,清甜,汤水含香,苦弱涩强,生津尚可回甘强烈持久。中段甜度明显滋味饱满涩感易化开,尾水清甜舒适,整体的协调性佳。
叶底:有活力,含有较多嫩芽与嫩梗。
来源:普洱杂志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