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只有“传奇”二字可以将其概括。
事实上,如果从最早的传说开始说起,曼松首次被历史和世人所记住是源于其皇家贡茶的身份:那还是明成化年间,地方官员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于是托朝臣进贡给当时的宪宗皇帝。
宪宗皇帝品尝后赞口不绝,指定曼松茶为皇家贡茶,并予以“大明江山屹立不倒”之意。其后一直延续到清朝,仅供历代帝皇享用和作为礼品送外国使臣。
关于曼松的第二个传说,2007年普洱崩盘之前,曼松的身影便开始出现并引起关注。但,那个时候也只是圈内的小范围流通。
直到2014年,央视纪录片《贡茶的秘密》走进曼松茶山。这,也是继曼松历经繁荣与战火洗礼,浮沉百年后再次进入广泛的视野。同年,一位普洱茶发烧友更是以3万元高价售出20克的曼松散茶,让曼松贡茶再次惊艳于市场。
与之相对应的是,曼松的传奇仍在继续发酵:2017年年末,一场秋季拍卖会上,一款圆筒曼松茶引起了不小轰动,以高达百万级的天价成交。以此,曼松的名气及地位再次受到关注。
时至今日,曼松的价值不断被挖掘扩大。于是,越来越多普洱资深玩家及老茶鬼,将能喝上真正的曼松,奉为幸事。尽管,其每年的春茶产量十分有限,但慕名求之的茶人仍然络绎不绝。
可以说,在他们心中:曼松无好坏,只有真与假。那么,曼松究竟在哪里?曼松的口感滋味如何?曼松凭什么被普洱玩家所追捧?
这十个关键词,也许能为你解开历史的封印,带你打开曼松的传奇之门。
▎关键词一:御茶园的地理位置
按我们前文所说,曼松,这片见证了普洱茶曾经走向巅峰的贡茶园,其历史价值无疑是值得被后人所传颂与书写的,也是爱上之人穷极一生所追寻的味道。
曼松,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乡的大山深处。
严格地说,这里以前原属于倚邦地界,现为勐腊县象明乡曼庄村委会行政管辖的自然村。据当地老人说,从明朝至清朝,这里一直是皇家的御茶园。
实际上直到今天,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到达这个业已大名鼎鼎的曼松,仍旧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
首先,从景洪驱车3个小时左右进入象明乡,然后再从象明乡沿着乡村遮蔽的土路颠簸足足一个小时。在此刻,如果从未深入之人,在穿越茶山之时,必然会被其“九曲十八拐”的弯道绕得头晕目眩,甚至连呼吸都要放轻。
▎关键词二:曼松核心产区
重要的是,车辆所能够到达的地方并非终点。真正的核心茶园距离此处,还需步行前往。因为在这之后,再没有可供任何除人力以外的工具行进的道路。
清朝时期,曼松茶园共有三处:王子山老寨附近,王子山东延至勐倮附近,以及背阴山。
但,由于经百年历史碾压及战乱纷扰,原本数量可观的曼松古茶树,延续至今所存数量寥寥无几。按分布地理和等级划分,如今曼松茶园可分为3片区域:王子山、背阴山,还有新寨附近的极小的一片茶园。
相传,曾经的曼松御贡茶主要生长、分布在明末朱姓王子曾居住过的王子山。次之,背阴山。两者相比,王子山更沉稳柔和,背阴山则绵长外放。
▎关键词三:生态
其实,无论是大易武区域,古六茶山的微型产区,抑或是曼松,都能用幽深二字形容,其区别仅仅是幽深的程度而已。
此刻,当你身处曼松茶山的核心产区——王子山腹地之时,古树溪谷千奇百态,珍兽飞禽穿梭其中。这里的环境非常原始,山峦林涧,参天巨木,藤萝石斛绕树,落叶与虫鸣。除了每年采茶季会有外人进来以外,几乎还是一片并未被人打搅的秘境。
顺着荆棘丛生的密林缓步而行,脚下满铺的落叶,踏上发出嚓嚓声响。在众多品类的伴生植物和参天大树的遮掩下,茶树隐匿其中。若非专业人士指明方位,很难发现阳崖断壁之处,一棵曼松茶树正在蓬勃生长。
毫不夸张地说,曼松茶,就是藏在深山秘境的巨大财富。
▎关键词四:紫红土
另一边,这里除了有着最原始的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曼松的绝妙之处,还在于这里的土壤:紫红色的土壤,和与之相邻的蛮砖有着明显区别。
换句话说,如果以土壤来辨别曼松位置,在经过一段黄土与紫红土的交界处之后,方才算踏上真正的曼松地界。此刻,鞋子、车轮以及前方车辆扬起的尘土,一切能与地面相接的事物,均将被紫红土“染色”。
据介绍,这里的土壤是一种风化页岩土,呈紫红色。当地人流传着它有“遇水成泥,遇风成石”的特性,并且土壤通气性好,为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的酸性红壤土,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让曼松茶有了一种独特的鲜甜。
尤其在曼松茶山那朝有雾锁,暮有云遮的自然气候条件下,土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让曼松茶有了更多机会静静生长,累积生命精华。
▎关键词五:327棵挂牌古树
“曼松贡茶,一泡难求”。
这句被茶客广为流传的话语,不仅凸显了曼松茶的历史价值,还有其产量极少的稀缺性。
曾经的曼松贡茶园在历经的繁荣与“劫难”之后,现今所存的古树茶寥寥无几。这,也造成了现如今曼松古树普洱茶急剧缩水,只零星遗留于王子山原始深林之中,一共仅有327棵。
显然,这些古茶树,可以说具备了奢侈品的基础素质:低调而昂贵。目前,位于曼松核心产区王子山的仅存的327棵曼松古树,已经被保护起来,以免因过度采摘而再遭罹患。
事实上,这327棵曼松古树,每年的茶产量极为稀少。每年头春平均单棵产量仅为0.6公斤左右,每年至多产出100公斤左右的毛茶。当地老百姓说,其中仅有10来公斤的茶叶,用于打造普洱中的顶级精品。其香、韵、口感均衡协调,层次丰富,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正因如此,当地还流传着另一个说法:如果去曼松买古树,最多买二两,你要是能买到三两,千万别偷着乐,而是该多留个心眼儿。
▎关键词六:香、柔、甜、滑
在普洱江湖中,曼松是两个赫赫有名的字。但,它和所有的传奇性茶品一样,都是绝大多数人听过,但只有极少数人喝到过。
按照之前的逻辑,这是很容易想象到的事情。一个充满厚重历史的微型产区,只有这么少一点点的产量,却要对应的是整个品饮市场的庞大供给量。
由此可见,能喝到的就必然只是极少数部分了。
喝过曼松的人曾说过:“曼松很甜,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也很甜。”
实际上,用这四个字概括曼松最为准确不过:香、柔、甜、滑。
黄亮清透的茶汤,入口醇和甜稠,细腻鲜活,香气清幽,带有一丝丝清凉之感,却内劲野性十足,是一款柔中带刚,协调度俱佳的普洱茶。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