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周边茶山覆盖南糯、南桥、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等名山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的茶品质极佳。
知道片土地的一些基本气候数据,有助于大家了解该地区所产茶叶的品质。
农作物发展几千年以来,基本还是没脱离靠天吃饭的规律。
同样一棵树,左边光照多一点,右边少一点,可能结出的果子左边就比右边甜一点。这是农产品无法标准化的阻碍,同时也是一些魅力所在。
老曼峨
本次茶山行第一站就是布朗山老曼峨寨子
||老曼峨总佛寺实拍图
“建寨先建寺”,全民信仰南传佛教的老曼峨布朗族,把老曼峨总佛寺建设得高大宏伟,远远看上去就感受得到清净神圣的感觉。
老曼峨寨位居偏远的中缅边境的大山皱褶之中,但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名气却很大。这缘于它是整个勐海县布朗山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
据寨里古寺内的石碑记载,其建寨时间恰好就是傣族传统的傣历元年纪年,至今已有1371年的悠久历史;这里的古茶园中,一棵棵刻满沧桑岁月的古茶树,见证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远的种茶历史。
总佛寺周边的古茶树,吸收着风霜雨露自然精华,聆听者总佛寺里的钟鼓诵经,可以说是非常有灵气了!
老曼峨寨如今仍保持着3205亩古茶园,遍布在寨子四周边的莽莽丛林中。
村里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保持好古茶园的原有生态环境,任何人都不能在古茶园中施用农药和化肥,确保老曼峨古乔木茶的独特品质。
||云南大叶种古树的茶叶,一个叶子比半边脸还大
|| 茶树非常耐长,像这般大的茶树,树龄已经在400-600年之间
之后到达我们书剑古茶老曼峨初制所生产基地,具有布朗族特色的建筑让人远远的感受到这一方水土的炫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 书剑古茶老曼峨初制所
一进寨门,就看到显眼的书剑古茶老曼峨生产基地的标牌。
书剑古茶投资了数百万元,升级初制所环境,把品控工作扎根到最源头,把茶山和初制所作为第一生产车间。
除老曼峨初制所外,至今已有近40余个处于普洱茶核心产区的书剑古茶初制所。这些初制所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书剑古茶的资源获取能力,加工能力。很多名山头和品质较好的茶叶原料,书剑古茶都能第一时间获取。
可以说,优秀的原料获取能力,是我们书剑古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进入初制所内部,映入眼帘的是一袋袋刚从古茶树上摘下来扑鼻清香的原叶。
|| 鲜叶萎调工序
这一道环节是鲜叶萎凋,散去茶叶内含的水分,便于后续杀青;
|| 烧柴火,手工杀青,炒茶
|| 特制的铁锅,手工杀青,非常考验炒茶师傅的技术
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 杀青之后,再下一个环节就是揉捻
揉捻是普洱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 自然晒青,去除水分
可能有人对初制所的作用有些不了解,这里插入说一下。
茶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需要经过很多才能制成我们日常所见的茶饼,其中萎调、杀青、晒青、揉捻、晒青这几个环节,就在初制所内完成,把茶叶从鲜叶变成干茶,再转运到茶厂进行下一道工序,我们日常所见的炒茶环节就叫杀青,是初制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
|| 简要制茶工序一览,细分起来还有很多步骤
话几句就说完,但话外功夫往往比这要付出更多!
实际制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分的程序,每个环节要么耗时耗力,要么考验技术和耐心。杀青时烧火的技巧,炒茶时炙热的热气,不同鲜叶还得不同的炒制方式,时间的把握...
敬重制茶人的每一份付出!
老曼峨茶山行小结:
一座历史悠久的布朗山寨、一个以茶为生为伴的民族、一片得来不易的好茶背后经历多少道工艺凝聚多少心血,书剑茶人用心做茶,相信消费者朋友能感受得到!
来源:东方白 书剑说普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