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喝不到满意的茶,真的是因为太挑吗?
2017年05月21日

喝不到满意的茶,真的是因为太挑吗?

 不知道茶友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为自己爱喝茶,所以身边的人有时候想买茶会来问你的意见。
大多数情况下,推荐的结果是皆大欢喜。
可是有时候呢——
推荐贵的,他说:“这是商家炒作出来的吧?都是树叶子凭什么卖这么贵哦!”
推荐便宜的,他说:“便宜无好货!你是不是看不起我!觉得我买不起好茶!”
买回去泡了喝,还要找你麻烦:“泡出来的味道跟你说的不一样!是不是商家调包了?”
有时候听了推荐还要反问一句:“我听XXX说这茶很不好啊!”
茶叶一旦碰到这种情况,脸上还要保持微笑,好累啊。
为什么有的茶那么贵?
原因可能是原料稀缺、品质特优,工艺繁琐、制作难度大等等。分价钱一分货,这是市场永恒的规律,当然,靠忽悠想赚一票就跑路的除外。
现在大红大紫的纯料古树普洱:班章、冰岛、薄荷塘、易武、昔归……要喝出相应的滋味口感、地域特征,没有相应的资金,是很难对应得上的。
喝茶穷一生真的不是句空话。特别是嗜茶爱茶之友都懂得,口感一旦被培养上去,很难再降低下来。
茶越贵越好?
有的茶友也许是受过一些所谓“价廉物美”茶的毒害,发现价是廉了,茶却不美,结果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茶的好坏,看价格就能判断了。
一杯好茶的最高标准,是让你喜欢。这样的判断方式的确很主观偏颇,可是,如果一杯茶,工艺考究,原料精细,却不合你口味,甚至与你体质相冲,你又何必看在它身价不菲的基础上违心地说“好”呢?
当你放弃了“适口”的标准,只去追求“贵”,结果恐怕是“贵的茶也不过如此”。
为什么泡不出那个味?
有茶友问,我这次买的茶,总觉得不是上次那个味?或者,为什么一样的茶,就是别人家泡的好喝?可能就是因为你泡茶太“简单”了。
泡好一杯茶,要了解所泡之茶的特性、选对泡茶水、掌握投茶量、了解泡茶水温、明白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只是你没有掌握或者暂时没有泡好,平下心来,过段时间再试,也许感觉就来了,茶就对了。
心不在茶里
冯正卿《岕茶笺》有言“饮茶亦多禁忌,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陈,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许次纾《茶疏》讲“心手闲适”等,都是在讲泡茶品茶最宜最禁之境。境优美、禁忙冗,是要有个闲适的心情品茶。
心烦气躁的时候喝茶,想的大概也是摔杯子吧?至于口里的茶是什么滋味,大概真是“喝不知味”了。心不静,汤不清,心静汤清,茶味自来。
怪成见的误导
人的记忆很神奇,一旦形成对某人、某物、某茶的心理反感,很难再修正。见到过一些茶友,或者因为一次“惨痛”的回忆,或者身边人人都在说某茶不好,自己也就觉得这茶“不好”了。
别人说“不好”的茶未必真的不好,可悲的是,当你喝到时,已经记忆的大脑储存,条件反射地告诉你:这不是你满意的茶!
每一泡茶,在遇见你之前,都经历过或长或短的等待。每一泡茶,皆有生命,承受阳光、雨露、暴风、阴晴、泥土冲刷、火的炙烤。需要你以最温柔的方式,深情以待。
挑来挑去的结果,就是一直喝,一直嫌弃,不知道到底错过了多少好茶。茶的美好,哪有那么难遇到?觉得适口,就请深爱吧。
投茶8.5克,置于盖碗中,水温96℃。
第一、二泡茶汤清澈透亮,浅浅的金黄色很是诱人,纯净而馥郁的蜜香喷涌而出,沁人心脾。头两泡的茶汤入口较为清淡,顺滑如丝,回甘生津都较为不错,给人一种鲜活、清润的感觉,杯底留香持久。
第三、四、五泡汤色金黄油亮,滋味微苦不涩,且苦味醇而回甜极快,汤感柔和、顺滑、醇厚,水路细腻,润而清爽,而且茶气十足,内质丰富,每一口都非常饱满。
这几泡茶汤入口,舌尖及喉头均有明显的甜润感,让人欣喜。享受的不仅仅是品饮的那一刻,随着茶汤下咽,只觉满口生津,唇齿留香,喉韵悠长。
第六、七、八泡感受过前几泡中苦甜交加的协调,叫人难忘;这时的茶汤则是以“汤香水柔”来讨人欢喜,整体呈现出甘醇、甜柔、厚润的特点,而且蜜香越加馥郁高扬,在杯底中聚而不散、悠远持久,连带着空气和品茶人的心情亦是甜蜜舒畅。
第九、十泡继续冲泡,茶汤甜润顺滑,依旧厚度显、茶气足,两颊生津不断,喉底有微弱的清凉感,余韵极好,而挂杯的甜香和蜜香也是越来越馥郁清扬,叫人回味无穷。
四、叶底·鉴别叶底呈黄绿色,油润有光泽,仔细观察,叶片宽大而匀整,芽叶均是肥厚、柔软、有活性,而且绒毛细密、清晰可见,说明这款茶的原料等级较高。
细嗅叶底时,清香怡人,还带有一股淡雅清新的梅子香,叫人惊喜。
2020年普洱茶吧春畅那卡选株古树春茶高香蜜韵,十余泡下来,滋味鲜醇顺滑,而且蜜香浓、喉韵足、茶气明显、内质丰富,符合绝大多数茶客的品味及喜好。
如兰在舌,沁人心脾,如此品质,不愧为勐宋茶王,值得一品再品!
来源:精灵  普洱茶吧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20711124505721.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