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晚餐,友人聚餐,也帮朋友看茶,辗转而去,辗转而来,个中缘由,不谈也罢。看茶,鉴茶,这种活既不来钱,也不好干,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这就像我和很多老师一样,好为人师,老想教育谁教育市场,其实谁能教育谁呢?你厉害,就合作,你只是花架子,大家也就听听就散场。
话是这样说,朋友的面子还得给,该看还得看,只不过,现在已经难得干这样的事了。说真话,别人不爽,说假话,自己不爽,何必呢,各自保持各自的认识不就挺好。
拿来鉴茶的,都是掏了真金白银,你要花了一个亿,买了一副齐白石,故宫来的专家打假你也不信。
茶界做了这么多假老茶,总要消耗不是,总要有人信不是。
大多数时候,我认为茶叶知识一点不重要,理论是理论,市场是市场。
丢到市场上的概念,大家认为是茶学?
还是江湖学?
就江湖学而言,人渣的认识远远比之大学教授更深刻,难道我们要深刻地认识江湖?
友人拿来一片茶,价格就不用说了,反正都是天价。饼面油亮,闻干茶有梅子香,开汤出来的味道却是不一样,陈味混杂烘青味,这是很多很多老江湖认定的“大白菜味”。我说有烘青味,众人都反问,问我怎么知道,我说我也不知道,喝过的茶多了,就闻出来了。汤色红亮,然而,口感微微反酸。要是老岩茶,那倒是好茶,可惜不是,明显是在湿度大的地方呆过的茶,放的时候湿度进去了,又在昆明回过来了。
有人推崇这样的茶,实在是喝茶不多,了解的水不够深而已,很简单的道理,谁会有事没事买几箱天价茶来试茶的?
至少,我见过的绝大多数人,口中谈论的是号级,印级茶,其实,连这些茶毛什么样都不知道的。
高仿茶,高仿的时间久,仓储来回倒腾,很多茶的年份也就说不清楚。然而,茶底的痕迹是逃不掉的。
前一段,一个写茶书的去找周先生,刻意强调说是专门研究老茶,拿出一块茶,虽然陈香显,茶汤红亮,甚至有“明显的厚度”,然而,在行家嘴里,这是一款明显的高仿茶,大家认为的厚,在行家嘴里尝出了薄。这就是差距。
但是,这种事是没人说的,也没有人去分辨,因为跟你我都没有关系啊,于是,市场开始大乱,市场开始各种大讨论。反正,讨论来讨论去,大概目的都是要当老师吧。
有理想是好事,只不过理想都在远方,远方有星辰大海,问题是,你总得挣够路费吧。
就这片茶,大家在开始讨论干仓湿仓,讨论香港怎么做,东莞人怎么做。听来听去,反正都逃不过市场的故事,大家都分不清,到底是自己经历的事实,还是都是听来的故事?
干仓湿仓这个故事太久了,我甚至都不愿意说了,这不过是江湖人的一个设计,你到香港去看看,之前的老茶人,我指的是香港茶叶商会那些人,因为不管是台湾的书还是香港的书,都说老茶源自他们的茶仓,那他们的茶仓哪有什么干仓湿仓呢?
所谓干仓湿仓,不过是要打倒人,你的是湿仓茶,我的是干仓茶。
茶一样,仓一样,概念不一样,这就好大卖干仓茶。
现在有点存茶经验的都知道,茶仓做到位,湿度一定不会超过65%-68%,无论茶仓是在广东还是昆明。
就在这一段时间,林总在浙江建茶仓,我说你就按我的方法做,不会需要什么抽湿机,那都是骗人的。这一段,江浙的湿度估计在80%-90%,林总的茶,不说是价值几个亿,光光这两年拿出来收茶的成本也在几千万,我心里想,建仓之前估计他也不会信我的,好在,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说话,直到建仓完毕,湿度也没有超过68%,都是在65%-68%徘徊。
只不过,这种建仓的方法实在没有必要向市场推广,因为绝大部分就是一个茶客,又不是收藏客,把仓储研究得透透的,也就存一片喝一片,何必把自己搞的多复杂呢?
仓储一点都不神秘,只是需要经验。很多写书的人,并没有建过仓,都是倒来倒去的茶,都是听来听去的江湖故事,时间一久,把真实与故事混为一谈,还以为是自己的真知灼见。
所谓的地仓又怎么样,港仓又怎么样,莞仓又怎么样,昆明仓又怎么样,其实绝大部分是瞎猜。
这样的人很多,茶客更多。
前几天去出差成都,朋友说茶店要是来了一个茶客,天下之下都知道这一类人,绝大多数搞不成。往往都是一样的口气,茶圈中的名人这也认识,那也认识,云南做茶怎么样,香港茶商怎么样,芳村大佬怎么样,勐海茶厂样板间怎么样的,绝大部分不会掏一分钱买茶。
搞得茶店里小妹人见人嫌,还个个自以为是高人。
这种市场神经病很多,都是听了一肚子故事的老茶客,也可以称为“一毛不拔的茶客”。我教了一个“面相学”,为人寡淡之人不可信,眼神阴毒之人不可交。(这,好像不是面相学。管他的)
存茶是学问,也不是学问,有心玩茶,拿点钱存它一栋楼,总比瞎猜靠谱。
关键是人人还沾沾自喜,好为人师,比如此刻的我。
喝一片茶,口感涩不涩,酸不酸,总是知道。不去理会生理的感受,偏偏寻求不知所谓的“年份文化”、“仓储文化”,茶文化,真有这么好玩吗?
明明都是仓味扑鼻的茶,还锁喉卡脖子,就是给你一个清代的茶,这又有任何健康的价值?
前几日,有人左拐右拐找到我,拿来一泡茶,郑重其事的请我喝,没有开汤之前我就说了我不喝这样的茶很久了,开汤一喝,隐藏的湿气就上来了,即使再怎么退仓,仍然有轻微的锁喉感。
我不好给人讲,实在不好意思说,这样的茶,太低端了,然而,更重要的是,到底喝茶是为了什么呢?
仓味的老茶,仓味的故事,真的离我好遥远了。
香港放三年,等于昆明放十二年,这就说明即使同样的茶,不同的仓储地点,会有巨大不同的结果,所谓的年份又怎么认?
拼命认年份,拼命认包装,不过是给港台的江湖茶商当韭菜。
现在市面所谓印级老茶,绝大多数都是80年代后期的复刻版,只不过做的人现在不认账,买的人更不会认账,从云南到香港,再从香港到广州,再从广州到全国各地,其间倒了多少手,一片茶年份膨胀多少倍,价格膨胀了多少倍,估计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更是无人会去认这个账。
所以,我说了也白说,你千万不要信,信了我也不知道。
前一久,朋友从香港带过来一本茶书,里面有一段记录,一个老老人在1939年开始做茶,二战中断,随后在1946年重新复业,这之后在50年代,70年代,80年代制作了批量的宋聘,同庆等等。
故事很传奇,作者的文笔很好,历史记录得跌宕起伏,荡气回肠。我翻翻书,给朋友讲,你看看老茶人是哪年出生的,1939年,他自己又才几岁?天才、奇才,几岁就创业?友人看了看,哈哈大笑。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