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福鼎白茶,挑选时要注意哪些陷阱?
2017年05月21日

福鼎白茶,挑选时要注意哪些陷阱?

从默默无闻到火爆大江南北,白茶用了短短十年而已。如今几乎每个茶馆、茶店、茶空间、茶博会,都能看到白茶的身影。不得不承认,白茶确实火了。
大火之后是大乱,这几乎是中国茗茶都要走的路径。白茶蹿红的背后,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乱象。本来白茶不炒不揉,本誉为最简单的茶。但如今市场鱼龙混杂,这最简单的白茶也变得不简单了。
本文试从4个角度,解读一下白茶市场中的种种乱象。为了方便,我们把这些乱象分别称之为白茶的“野茶化”、“高山化”、“古树化”和“老茶化”。
野茶化
现代城市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分外关注。前些年,农残、转基因等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使得大家对于人工种植出来的作物,都产生了“不够健康”的刻板偏见。以至于,追求更为原生态的食品成了一个时代风气。
至于中国人对于野味的追求,可谓根深蒂固。药材要野生,力道才足。食材要野生,味道才鲜。至于茶,自然也是野生的最好喽!个别不良茶商,正是利用了大众的这些心理,大肆鼓吹宣传野茶。那些所谓的“野生白茶”,充斥着市场之中。
可事实上,真有那么多野生白茶么?
闽东作为一个老茶区,的确有野茶存在。根据档案记载,自1957年起,先后组织了由郭元超、詹梓金、周玉璠等专家组成的调查组,对福鼎太姥山、宁德霍童、虎贝等地区进行考察。到了80年代,在闽东地区的多处森林中都发现了野生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
目前掌握的野生茶树有:福鼎太姥山的太姥山大茶树、宁德霍童镇小坑村的霍童大茶树、寿宁平溪乡路后坑村的路后坑大茶树、屏南黛溪乡往里村的往里苦茶树、宁德虎贝乡梅鹤村的虎贝梅鹤苦茶树、宁德八都标头村的野生茶树群等。这里面和白茶挨边的,只有福鼎太姥山的太姥山大茶树。
上述野生茶树,为研究闽东茶树的物种起源与基因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其珍贵程度,等同于活着的文物。试问市场上哪一款野生白茶,是用上述野生茶制作而成?可除去登记在册的这些野生茶树外,其余的茶又怎么能叫野茶呢?
有些商家,偷换了荒放茶与野茶的概念。也有些商家,只是将“野生”二字当做了商业的噱头。挂羊头卖狗肉,用的其实就是普通的茶园茶。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市场上的所谓“野生白茶”皆涉嫌虚假宣传。
高山化
高山出好茶,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像台湾高山茶,茶树生长环境的海拔高度,直接影响到了茶叶价格。海拔越高,价格也越高。这几年,一些商家也借着这个概念打出了“高山白茶”的概念。贴上“高山”二字,这些白茶自然也是身价倍增。
可殊不知高山虽能出好茶,但这条规律却不完全适用于白茶。
闽东茶区的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盆谷和冲积小平原。其中山地最多,主要集中在境内的西、西北部和中北部、中南部地区,面积8522.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3.6%。像山地、丘陵地、盆谷地以及平原大部分都适宜茶树栽培。所以可以说,白茶产区福鼎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天然产茶地带中。
由于光照时间等方面因素,山区产茶的质量的确要高于平原。但要注意,山区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气候土壤和自然植被都发生了变化。平均气温以及极端最低气温降低,降水量和云雾日数则增多,直射光减少,漫射光增加。因此,闽东茶区的茶树适宜在海拔500米以下栽培。在海拔过高的山上种茶,不但茶叶产量低,品质没有保障,而且还容易受到病虫害侵扰。盛易祥。
所以严格意义来讲,福鼎白茶并不存在高山茶的概念。
古树化
白茶由于是后起之秀,因此在炒作方面有很多“老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说,“高山白茶”的概念是照搬台湾高山茶,那“古树白茶”的概念,则是照抄云南普洱茶了。一时间,白茶也出现了百年古树茶甚至千年古树茶。
福鼎白茶,真的有古树么?
茶树,一般具有两个年龄。一个叫做生物年龄,另一个叫做经济年龄。茶树从幼年到老年,树龄可达50~60年,最多甚至100年。这里讲的,就是茶的生物年龄。至于经济年龄,可就短的多了。茶树上了年纪,会出现树势衰老,树干布满地衣苔藓的情况。由于分布不均,还会出现水土流失严重,茶根裸露等问题。其实老茶树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美好,反而是产量低品质差。
历代对于这些老茶园,大都是听天由命。让其自生自灭,茶农则再开辟新茶园。清代文献《匡庐游录》中,有“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孽”的记载。这种做法,就很类似于现代的台刈技术了。也就是说,我国最晚在清代就开始意识到老茶树并不一定是宝。当时的人,已经开始有计划的修建和改造经济年龄过老的茶树了。
福鼎所在的闽东茶区,1949年解放时共有茶园面积13333.3公顷,都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衰老地产茶园。据档案记载,那些茶园树龄大多在30~50年之间,产量低品质差。
自1952年起,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叶试验场研究提出半衰老茶树重修剪技术,在寿宁梅洋、福安坦洋、霞浦草岗等地设点示范。经过10年的努力,到1961年整个闽东茶区共改造旧茶园12000公顷,占当时全闽东茶区茶园总面积的80%以上。
白茶市场上所谓的百年古树茶,难不成是躲过了历次茶园改造的“幸运儿”?其实,古树白茶不过又是一些商家凭空打造出的概念而已。
老茶化
众说周知,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我认为这几个年份,并不能当真。并不是说,白茶到了三年准是药,到了七年就变宝。但这句民谚的确说明了白茶可以久存,而且越老越有魅力。
可这句话让一些茶商解读,就成了白茶越老越值钱。以至于,市场上老白茶比比皆是。
可那些所谓的老白茶,真的够老么?
首先需要强调,存放一些白茶是福鼎民间的习惯。在缺医少药的时代,煎煮白茶也的确能对付一些伤风感冒的症状。但是,大批量存放白茶并不是福鼎茶企的传统。在白茶不火的年代,大家基本上都是售卖白茶新茶。同时,也都希望自己当年制出的茶能销售一空,以达到资金及时回笼。没有哪个茶厂,会成吨的故意存放白茶。按福鼎当地老人的说法,那时候新茶都卖不出去,谁还会买你的陈茶?
据笔者经验,2010年前茶厂还都没有大量存茶的意识。换句话说,2010年前的茶存到今天的并不太多。可市场上的所谓二十年陈年老白茶,看起来竟然是货源充足,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架势。这里面,大部分有“虚报年龄”的问题了。
若只是多报了几年,还算是万幸。有些不法商贩,甚至有各种手段给白茶做旧。买了做旧的古董,最多也可以拿来做个现代工艺品吧。要是喝了做旧的白茶,那对身体可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