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1日
云南普洱茶产区古树茶:布朗山古茶资源及外形特点(2)
南本老寨
南本老寨属三迈村委会,汉族为主,73户316人,主要收入来源是粮食、茶叶、畜牧、蔬菜,年人均收入1285.75元。古老茶园面积估测为800亩,茶树分布密度为202株/亩,属于密度比较大的古茶园,茶园土壤为红壤,代表性植被有水冬瓜树、花皮树、蜜糖花、飞机草、蛤蟆科等。据村里老人讲,以前村民曾把茶树砍了种植苞谷,相当于对老茶树进行台刈改造,现在的老茶树大都从基部开始分枝,分枝比较多,树型较好,产量也相应一般老茶园较高。尤其近两年老茶园所产茶叶价格提高,村民管理古老茶园的积极性高,茶树长势都较强。
代表性植株:
(1)南本茶树1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583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树高5.6米,树幅5.0×5.6米,长势强,分枝中,基部围100厘米,主干胸围95厘米,叶长宽15.5×5.5厘米,叶形椭圆形,叶片着生状上斜,叶齿浅中等稀,叶色黄绿,叶缘平,叶身内折叶面平滑,叶质软,叶基楔形,叶脉15对,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
(2)南本茶树2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581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树高4.4米,树幅4.1×3.6米,长势强,分枝中,基部围110厘米,叶长宽14.1×4.5厘米,叶形披针形,叶片着生状水平,叶齿浅中等密,叶色深绿,叶缘平,叶身平展,叶面平滑,叶质软,叶基楔形,叶脉12对,芽叶色泽绿,茸毛多。
(3)南本茶树3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586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树高6.55米,树幅6.8×5.1米,长势强,分枝密,基部围109厘米,叶长宽13.8×5.2厘米,叶形披针形,叶片着生状上斜,叶齿浅中等密,叶色黄绿,叶缘平,叶身平展,叶面微隆,叶质软,叶基楔形,叶脉12对,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
纳卡村
纳卡拉祜族寨,95户470人,主要经济来源是粮食、茶叶、畜牧,人年均收入710.11元。古老茶园面积600亩,树龄在200~400年之间,茶树分布密度114株/亩。茶园土壤为红壤,代表性植被有水冬瓜树、红果树、染饭花、飞机草、臭牡丹等。主要加工晒青、烘青茶,所产竹筒茶品质佳,声名远扬。村民对老茶树疏于管理,只采不管,甚至出现村民砍伐古老茶树的现象,古老茶树总体生长势较弱,树体上苔藓、地衣、石斛等寄生物较多,古老茶树资源亟待加强保护。有新式茶园252亩,单产42公斤。
代表性植株:
(1)纳卡茶树2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677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树高4.45米,树幅4.5×5.3米,长势较弱,分枝中,基部围100厘米,叶长宽13.7×5.8厘米,叶形卵形,叶片着生状下垂,叶齿浅钝稀,叶色绿,叶缘平,叶身平展,叶面平滑,叶质脆硬,叶基楔形,叶脉10对,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
(2)纳卡茶树3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671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树高4.1米,树幅4.7×3.65米,长势较弱,分枝中,基部围123厘米,叶长宽11.7×4.6厘米,叶形卵形,叶片着生状下垂,叶齿深锐中等,叶色黄绿,叶缘平,叶身平展,叶面微隆,叶质中等,叶基楔形,叶脉11对,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
勐阿镇古茶树资源普查情况
1、乡情概述
勐阿镇位于勐海县城西北部,东与接壤,南与,西北与交界,。镇政府驻地嘎赛村委会城子村距勐海县城30公里,总面积538.7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相对海拔高差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为毫米,全年日照天,有霜期天。以粮、蔗、茶为支柱产业。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末,全乡总户数为5001户,总人口20743人,主要民族为拉祜族、傣族、哈尼族、汉族。2003年人均纯收入1802元。全乡耕地面积48766亩,茶园面积7913亩,采摘面积6704亩,产量47.96吨。盛易祥。
2、古茶树资源
勐阿镇是坝区乡镇,也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推广较为普及的乡镇,境内老茶园基本都经过改造。嘎赛村委会城子村有新老茶树混种的茶园774.5亩,经调查后认为,虽然经过改造,并补植了一些新茶树,但茶园中老茶树较多,而且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很好,所以把这片茶园作为古老茶园来普查。嘎赛村委会城子村,主体民族为傣族,总人口887人,179户,主要经济来源是粮食、甘蔗、茶叶、畜牧等,年人均收入1782元。经估测,城子村古老茶园占地面积3000亩,树龄在100~150年之间。茶园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茶树密度290株/亩。由于经过改造,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古老茶树长势强,产量也较高。代表性植被有樟脑树、野板栗、干天果树、飞机草、臭牡丹等。
代表性植株:
(1)城子茶树1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129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树高1米,树幅1.85×1.4米,长势强,分枝中,基部围62厘米,最大干围38厘米,叶长宽14.9×6.2厘米,叶形卵形,叶片着生状上斜,叶齿中等钝稀,叶色深绿,叶缘平,叶身平展,叶面平滑,叶质较硬,叶基楔形,叶脉14对,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
(2)城子茶树2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124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树高6.5米,树幅5.2×3.15米,长势中,分枝中,基部围75厘米,主干胸围97厘米,叶长宽16×6.4厘米,叶形卵形,叶片着生状下垂,叶齿浅钝稀,叶色深绿,叶缘波浪形,叶身背卷,叶面微隆,叶质中等,叶基楔形,叶脉13对,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
(3)城子茶树3号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海拔1117米,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树高4.8米,树幅5.8×4.9米,长势强,分枝中,基部围64厘米,最大干围39厘米,叶长宽17×6.6厘米,叶形卵形,叶片着生状水平,叶齿浅钝稀,叶色深绿,叶缘平,叶身平展,叶面平滑,叶质软,叶基楔形,叶脉14对,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
勐往乡古老茶树资源普查情况
1、乡情概述
勐往乡位于勐海县北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阿镇,西北与澜沧县交界。乡政府驻地勐往村城子,距勐海县城78公里,东西横距公里,南北纵距公里,总面积488.3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相对海拔高差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为毫米,全年日照天,有霜期天。是以粮、茶、蔗、胶为支柱产业的山区民族乡。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末,全乡总户数为3085户,总人口13628人,主要民族有傣族、拉祜族。人年均纯收入1490元。全乡耕地面积24779亩,茶园面积4245亩,采摘面积3994亩,产量8.76吨。
2、古茶树资源
勐往乡现存古老茶园集中分布在勐往村委会曼糯大寨、曼糯上寨和曼允村委会曼糯中寨。曼糯大寨和曼糯上寨为布朗族、汉族杂居的村寨,共122户559人,主要经济来源为粮食、甘蔗、茶叶、畜牧,年人均收入1120元。曼糯中寨是拉祜族寨,41户160人,主要经济来源是粮食、甘蔗、茶叶、畜牧。三个村寨的古老茶园连在一起,估测面积为2000亩,树龄在100~200年之间。茶园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茶树密度为117株/亩。代表性植被有榕树、红毛树、野板栗、蜜糖花、蕨类、飞机草等。曼糯茶园古老茶树的特点是茶树大多从基部分枝,且分枝数量较多,有灌木的特征,存在曾被改造过的可能性,但询问村寨中的老人,都说没有砍过茶园,由此推算,如进行过茶园砍伐,也是在百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