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农残标准更新节奏加快,食安“紧箍咒”越来越紧!
2017年05月21日

农残标准更新节奏加快,食安“紧箍咒”越来越紧!

2019年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以下简称“新标准”),代替GB 2763-2016和GB 2763.1-2018。新标准距上一版本标准的发布仅14个月,参照以往平均每两年一更新标准的时间周期,新标准的更新频率更快、时间周期更短。
△ 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发布
“说茶”针对新标准中涉及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变化,采访了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兰元,深度剖析新标准发布后究竟会带来哪些改变?
立足国情,对接国际,
进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截至2018年,我国与茶叶相关制品有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13项,内容具体涉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污染物限量、标签、卫生规范、检测方法等,是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监督抽检的重要依据。
今年发布的新标准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茶叶新增15项限量,总数达到了65项;代用茶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
“新版限量标准的发布既立足国情,又对接国际,可谓正当其时,将进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兰元主任介绍了新标准中涉及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的4大变化。
① 指标数量大幅增加
新标准增加了15项农药残留限量指标,由原来的50项增至65项。
② 新增部分茶树允许用药的限量标准依据
其中,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呋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醚菊酯、噻虫啉、西玛津、印楝素和莠去津等9种农药属于茶树或茶园登记农药。此标准的增设弥补了茶树允许用药但茶叶中却无标准可依据的漏洞。同时,对未登记的农药含丙溴磷、毒死蜱和氟虫脲等采用了和食品法典(CAC)相同的限量标准。
③ 部分检测方法发生变更
新标准整合了性质、结构相似的农残项目的检测方法,实现了茶叶中多残留检测方法有效应用。例如:检测方法GB 23200.113《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可一次性检测65个限量指标中的27个,大大增加了检测通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④ 代用茶首次制定农药残留限量
代用茶(菊花)农药残留限量的首次制定,体现了对特色小宗作物上农残限量的关注。
农残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是“四个最严”指示精神的体现
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这项标准经修订于2017年6月18日正式执行。2018年6月21日,GB 2763.1-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正式发布,并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目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再次更新。
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发布距上一次修订的GB 2763.1-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发布仅14个月。新标准将于2020年2月15日开始实施。
实际上,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历经了8次的修订,最早可追溯到1977年。在2012年前,农残限量相关标准发布时间间隔周期较长,但近7年时间内,平均两年发布一次新标准。
从相关标准发布的时间周期可以看出,国家对茶叶农残监管从未松懈,而这可归因于以下2点原因: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中“最严谨的标准”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二是不断完善茶叶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茶、品牌强茶”的战略目标。
农残标准不断修订完善
短暂“阵痛”后带来的是长远良性发展
2016
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修订后,在食品农药最大残留限制数量和覆盖率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对于茶叶而言,标准具体规定了48项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包括三氯杀螨醇等在内的禁用农药。
2018
GB 2763.1-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是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增补版,包含茶叶新增项目两项,分别为百草枯和乙螨唑。
2019
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增加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包括百菌清等15种农药,待新版限量标准实施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将达到65项。
目前,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和CAC制定的茶叶中农残限量分别为483项、223项、68项、35项、35项和24项。可见,在数量上,我国茶叶农残限量已处于国际中上水平。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密切关注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新限量标准即将实施,在短期内,可能对茶行业带来阶段性“阵痛”,倒逼生产企业更加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加大产品质量安全投入,进而形成行业自律。
中国作为产茶大国,就出口而言,茶叶出售的单价并不理想,存在部分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农药残留卫生安全指标上。以出口欧盟为例,限量指标数量高达400多项,且限量值标准处于较低水平,对我国茶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从长远来看,新标准的制定,无疑将促进茶产业的良性发展。
从源头入手
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
目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主要有以下4点突出问题:(1)农药残留超标;(2)重金属——铅(以Pb计)超标;(3)食品添加剂(柠檬黄、亮蓝)的非法添加;(4)茶叶产品外包装标签标识不合格。而从源头狠抓茶叶质量安全,才是打造真正安全健康的生态好茶的必要环节。
为了帮助茶人、茶企更好地实行新版标准,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兰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5点建议:
01认真学习限量标准,了解相关要求;
02根据各个生产加工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农药采购清单、使用记录、实现用药追溯管理;
03不论在标准中是否有限量规定,在茶叶生产中,不要使用任何茶树禁用农药和撤销登记的农药;
04在使用其它农药的时候,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认真遵循农药使用准则,规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执行用量、配比、间隔期等指标;尽量不用或少用限量指标小于1mg/kg的农药;
05茶叶加工企业要按照国家食品总局关于茶叶质量安全的相关规定,落实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把好原材料进货验收关,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价机制,加强源头管理,加大农残监控频次,确保茶叶原料符合标准要求。
在高标准、严要求下,茶产业从源头、检测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源头可管控、过程可检测、质量有保障”,才能确保茶叶安全品质,真正让消费者喝上“放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