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界“曼松”商标争夺战,尘埃落定!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界“曼松”商标争夺战,尘埃落定!

普洱茶从来就不缺争议的话题。当你在普洱茶的环境里静静潜伏十年,耳濡目染,即使你不是做茶、卖茶的,也总会学到一些东西。哪怕你只看不喝,或者只喝不说......然而,既然看了、喝了,忍不住的感慨总是要有的,不必讲得那么意气风发、所谓的爆黑吸眼球匡扶正义啥的。至少,要对得起自己付出的十几年的青春......
众目所睹,炒得沸沸扬扬的则道输了“曼松”的商标。一时间,各大小品牌、大小茶厂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从此以后,大家可以光明正大、气宇轩昂的出品“曼松”茶了。毕竟,地域的名称不应该成为某一品牌的专属注册商标。
曼松,是全体茶人的共同资源。茶界文人石一龙先生为此事奔波操劳,也算是众望所归,还了曼松村民一个公道。
关于商标权的归属,公道自在人心,不管则道服与不服,法槌落下,即是尘埃落定。然而,我们担心的是,从此以后,是不是各种各样的“曼松”茶会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什么“曼松古树”“曼松小树”“曼松生态”,甚至是“曼松印象”等等都会大量涌现。
不管喝到嘴里吧嗒出个什么样的滋味,脑海里却涌现出“瑞贡天朝”那带着历史朝代的厚重感和满足心,贡茶曼松啊……什么是核心产区的标准呢?天下茶人不怕花钱,只是花出去的银子买来的到底是什么茶呢?毕竟消费者有知情权。行业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最近还有一个争论的热点又充斥在各大小茶群中。某品牌出了一个单品,邀请文化界名人作家联合为此单品出了一本书。似乎想以此成为行业的标杆,吸引了大量入门级小白。
然而,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大时代。彼时的茶友既年轻化却也知识化,总会在人云亦云之后有点理性的思考加分析,不管文字如何华丽,普洱茶还是那片古朴纯真的叶子。广大茶友需要的是让茶说话,更是希望,“文以载道”......
前段时间,曾有人传出消息:某某品牌出了一个什么茶品,如果抢到,转手发到广州,一件加2000块大洋都是供不应求。可是,没见到谁抢,也没见到哪个抢到的人就赚了那2000块的快递转运费。这不再是过去那个运输不便、讯息闭塞的时代,也不再一饼难求。只要谨慎点捂住了口袋,你想喝什么还不是一日千里,飞至你的茶碗中来!曾经的神话只是曾经那个年代的不朽传奇罢了......
写到这里,心情真的很复杂。这恼人的普洱茶,让人又爱又恨,宛如雾里看花。其实真正琢磨不透的,还是人心。在这茶的世界里摸爬滚打,曾让你从中多多少少获得名与利。
普洱茶,一直是有争议才有热议。
这片古老的东方树叶,被聪明人的现代人贴上“文化”的标签,更是圈粉无数。于是,文人做茶、资深茶友论坛发贴评茶、甚至茶艺师也可以自创品牌出茶。二十几岁的茶小妹直播间里大讲特讲普洱茶.....这一浮生百态让人看了心中五味杂陈,仿佛喝下了90年代的大益混合了布朗山的苦茶底,再抓一把冰岛、昔归......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是为了追溯茶马古道的起点,还是为了探求茶文化的源头,都不可能没有利益的支撑。为文,当文如其人;在商,则无利不商。当介于两者之间,就要看如何以一个文人的情商与细腻,去巧妙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了。
作者简介:
风往北崔,国茶网特约作者,从事媒体及深耕茶业多年,是中茶、陈升号、吉普号等多家知名品牌撰稿者,曾获中茶全国征文一等奖,全国知名官媒专栏作家。其细腻的文笔,独特的文风深受广大读者群的喜爱,常以真实的内容,立体的写作手法立于文林,并在茶行业有极高的声誉!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499223261934650.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