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来去”,前一个字是“发语词”,表示发动那个随后的动作,在这里不算数的。整个来说,这个词就只是“去 的意思而已。所谓“去买荼”,是去茶山或茶行,向茶农、精制厂或大中小经销商买茶,而不是等人“来”你府上,把茶推销给你。那些推销者,卖的多半不是茶,而是“面子”。也有些面子是做给自己的,大爷有钱,只喝一斤好几万的特等奖比赛茶。这样的豪客,其面子受茶叶罐子上的封条“加持”,令人肃然起敬,可惜我们寻常百姓难以闻问。我们只能规规矩矩的,从荷包里掏出有限的预算,向专业种茶、制茶、卖茶的人家去问讯。至于怎么出手呢?不外乎望闻问切、开汤冲泡。其中诀窍,且让我们一一检视
审视茶干的三个步骤
其一,外形。未开汤之前的茶干,一般未受专业训练的消费者很难判断优劣,幸好也少有人单单看一眼就出手的。不过,还是要先看。把茶干捧在手上,对着明亮的光线检视。无论条形或球形茶,颜色应鲜活,有砂绿白霜,像青蛙皮那样才好。注意是否隐存红边,红边是发酵适度的讯号。
条形干茶
冬茶颜色翠绿,春茶则墨绿,可略辨别产季。如果茶干灰暗枯黄,当然免了;最要注意的是那些颗粒微小,油亮如珠,白梗绿叶犹存者,那是萎凋不足的嫩芽典型的外貌。这种茶泡起来带青味,稍微浸泡就流于苦涩伤胃。
检视茶干的同时,还要注意“手感”。球形茶手握柔软,是干燥不足,当然不足取;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点份量,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形包种茶如果叶尖有刺手感,是茶菁太嫩或退菁不足,造成“积水”的迹象,喝起来会苦涩
再把茶干捧着,埋头贴紧着闻,连续深吸三次。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较“次”者,吸第二口气时就会露出马脚,或者显不出香气,甚至流出菁气和杂味,当然就不要了。
小撮茶叶白瓷冲泡
其次,开汤冲泡,这是试茶最要紧的步骤。卖家通常抓一大把茶叶,把小茶壶塞得满满,这时要眼明手快地制止。“啊,老板,你的茶那么好,只要一小撮就很好喝;不要放那么多,我们会不好意思。”我们只要一只瓷杯,3克茶叶,兑150毫升滚烫的开水就够了。
试泡茶
不要急着喝,且等5分钟。然后向老板借支小汤匙,拨开茶叶,看汤色如何。如果混浊,就是炒菁不足;淡薄,则因嫩采和发酵不足;若炒得过火,叶片焦黄碎裂,同样不足取。好茶的茶汤,汤色明亮浓稠,随品种和制程不同,由淡黄、蜜黄到金黄,都显得鲜艳可爱。
试泡
把汤匙拿起来闻,注意不要有草菁味,即使茶汤冷却,一股香气依然紧咬汤匙不放;把茶汤舀进杯子里喝,仔细分辨老板提醒你注意的“清香”,是不是萎凋不足的草菁味。草菁味是当前乌龙茶制程不够严谨所造成的,有草菁味的茶,一旦增大投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流于苦涩,汤色马上变深。
斗茶
买茶的时候,做上述的动作,茶行大概就不会把你当作“盘仔”。总之要明白告诉老板,不要多投叶、少量水、快倒茶相反的,要求他用磁杯、少投叶、多冲水、长浸泡。这一来茶叶的优缺点便充分呈现,一览无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