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茶人李琨:2019减产蓄势,再兴普洱茶(2)
2017年05月21日

茶人李琨:2019减产蓄势,再兴普洱茶(2)

12、萌发得晚、减产,是云南近期年气候变化在茶树上的延迟反映。

云南自2007年开始降水逐年减少,进入干旱时期。此种情况持续到2011年、2012年,2013年后降水又逐年增加,2016年已明显偏多,2018年降雨充足。突破了上千年的规律,不分时间的降水,让人无所适从。但累年降水的减少,不但地表缺水,还造成了深层土壤的严重失水。

根是吸收水分的最重要器官,发达的根系、粗壮的树体能储存众多的水分及养分。浅根系植物如草本植物,根浅只能吸收地标水分,又无粗壮的本体来贮藏水分,所以地表有水就发、地表无水则亡,雨季萌发旱季消亡,基本上是一年生植物。木本型植物有更为发达的根系,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吸收水分,以维持正常的体态。

这次长期持久的干旱让古茶树生命力变弱,减少产出而转入自我保护机制,醒得晚、发得少就是其基本表现。近两年雨水多了,深层土壤的水分也都到补充,古茶醒得晚发得晚是应急滞后性的表现,却在逐步恢复中。

13、降水的减少导致热量的散失,让茶醒得晚发得晚。植物成长需水分、养分、还需热量,热量的获得有外部的内部的及自身的三种方式,也就是说来自于太阳地球及物体自身。

太阳与年为单位四季更替为一个周期,相对稳定地为植物提供热量,地球则持久稳定地提供热量,植物依外界的热量及其他而自身也在制造热量。

这些年来持久的干旱少雨,难以有效地锁住地热,让地热散失过快,植物苏醒越来越慢,近两年降雨增多已能有效的锁住地热,而热量的积累是个缓慢的过程,茶树生长虽逐步获得了好的地热,但苏醒依然缓慢产量难以维持。

这些年来,普洱茶萌发越来越晚、产量逐年减少是个不争的事实,今年春茶突然没了,大幅度的减产又是为何?而且几大茶区的减产量减产幅度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又是什么造成这种大同之下各不同?

结合上面分析、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1)常年的过度索取、过度采摘。

茶价高、采采采、一味索取一味采,这种过度采摘是造成减产的根本原因。

(2)黄老无为、顺其自然,山头文化、原生态文化的一家独大,过渡的依赖土地依赖大自然。系统了解理解茶的生命机理后,科学地依托土地依托责自然、合理化种植管养采摘,长短结合、持久地驯化茶树、养护茶树,方能长久的利用茶树。

(3)2018充沛的雨水让其当年多度生长,从而消耗掉过多的积存。

(4)2018与2019之间这一暖冬,让茶树产生了错觉,还想继续生长,没有长时间的低温寒冬、没有大范围的冰雹冻雨,让茶树不知道收势、还想长,但体内营养物质积存及内分泌已经消耗殆尽,不能维持支持其继续生长产出。有大部分营养不良的古树、生长状态不理想的古茶甚至半途而废、而停顿,到现在都还一点不发,虽然外表条件已经足够刺激,但内部蓄势依然不足,蓄势待发蓄势待发,势都没有形成没有蓄够,怎么发、有的还不见醒来、还不见发芽、无从有产量来谈。

(5)对云南本地茶叶生产种植管理采摘,普洱晒青毛茶生产加工品鉴这一系统文化技术的认识理解应用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大茶区减产不一、幅度不一。

云南,普洱茶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体系,这种不同、在新时代得到推崇,而成为时尚。但在民国年间,我们大规模的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学习外来文化外来体系。建国后又在大农业思维下按照标准的国茶体系规划设计,这样长时间的放弃本地文化学习外来文化,以至于在普洱茶兴起之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普洱茶,我们成为普洱茶发展中迷茫的那一代。今普洱茶一家独大,为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延续普洱茶的生命力,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该深挖本地文化,从传统中发现新生、让古老产生动力。

(6)2019年春季无更多降雨,表层土壤干旱严重,台地茶、小树茶减产严重。

(7)过多的林下茶种植,破坏了小的局部的生态环境,破坏了森林土壤的水分涵养力、营养制造力。

(8)木本型植物自身产出有周期性的“大小年”。

2019普洱春茶减产已经成为定局,我们在叹息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探讨如何解局。云茶有着自己几千年的文化经验总结,原始型与现代型并存,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总结高度不一样,应用程度不一样,导致丰富多彩的不同景观差别。大减之年蓄大势、读懂了茶的植物学特性,人的价值取向,让传统为现实服务,再兴普洱茶。

来源: 一茶网
 cha27.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