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琨,“品茗鉴山”,普洱镇沅人。1994年参加村建工作时,注意到苦聪人“冷水泡茶”,由此引发关注。1998年发掘“太和甜茶”,2003年系统掌握太和工艺。研制冷水泡茶。2006年总结出太和茶的传统采养方法,现被业界提升为“藤条茶采养法”。研究普洱茶储存;2010年成立“鹿鼎茶业”,担起太和甜茶传承、培养云茶晒红产业。
导读:万物皆生命、生命皆意识,有生命的茶,有思想的普洱茶。春天到,普洱茶又热闹、各地茶友慕茗到,可进山一探、茶没了。普洱春茶减产已经成定局,是什么导致2019普洱春茶的减产?再探讨之前我们先探讨影响茶树的众多因素。
1、茶是生命体,是自然作物,一切活动受自然规律影响。
一切生命体存在的本质都是为了生存繁衍,茶树萌发有其自身规律,茶这生命体也有孕育、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茶为强者,有超强的生存能力。环境良好,自身条件量好的茶,茶意识重点是强大自己、实现自我,树体处于强盛的生长状态,从而生命力旺盛、发芽能力强、成长迅速,有良好的产出;环境变化或生命力减退,它就会自我放弃,转而培育后代,少发芽多开花多结籽,把生长模式转换为生殖模式,放弃自己而多繁衍后代,再进化过程中实现伟大的存在。
2、茶是农作物,长期受到人们的培育驯化。
茶的生存生长生产都受人的影响,一切活动都受人为干扰,人们渐渐明白,普洱茶春醒夏长秋收冬藏,依旧遵循传统而道法自然。良好的管理,及时获得充足的水肥补充,能够抑制茶形成生殖模式,让茶保持持续的生长状态。传统种植人们依据土地的承载能力来规划种植茶树,又逐渐开台存水、松土施肥,人为的进行干预,让所消耗得到及时的补充,从培育养护、防治保肥、调节刺激内理,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形成持久的产出,从而实现了云茶古代产业化。
标的不同,取向不同,所采养的管养模式不同,茶树的萌发也有不同,产量也有变。各茶都有自己的标准体系文化内涵,有些茶追早追鲜,有些茶追形追颜,有些茶追汤追色,有些是追香追味,各有侧重各有不同,但基本每年都是绿茶最先采,普洱茶最后采。
3、被误解的道法自然。
任何生命体都需要健健康康地成长,无病要防,有病要医,肚子饿了要吃,太胖了要减肥,病态亚健康状态不会形成良好的产能,在茶树自我调节的同时,更需要外界的干预,需要人的帮助。
追求原生态,并不是要恢复原始状态,道法自然不等于放任自流,顺势成道存在为法,一切让生命延续的法既为道,放任不管掠夺索取让其逐渐衰亡不是法。
4、逐利驱使的过度采摘。
普洱茶十年涨价无数,一线山头更是涨幅无度,茶叶已变成黄金叶,而人们还在无尽地索取,强采过度采等错误的采摘耗尽了树体积存,浪费了树体上的潜伏芽,让茶树难以得到强有力的生长点,造成弱枝无数,不能得到有效的商品茶。这些都弱化了茶树的生长势头,刺激茶树更多地开花结果,逐步转入繁殖模式,自身生命力减退,茶树变得越采越不发产量越来越少。
5、茶受植物体遗传基因的控制。
茶自然演化中,适应了自然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萌发时间,这种记忆与基因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萌发期不同的品种及产出性能各不同。
6、云南大叶种茶遵循高大乔木型植物的普遍规律。
乔木型植物以年为单位完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收藏一次自然循环。人们有的利用植物花果、利用根茎、利用树木本体、利用芽叶的相对较少,而茶树恰恰利用的就是嫩芽叶,因目的不同而方法不同,早发芽、大发芽、多发芽,一年到头持续长久地发芽,岁岁年年周而复始地发芽,这也是茶树与花果型树木的根本不同之处。
茶树与果树都是人们长久开发培育之树,只基本原理一致,只是标的不同而手段不同,很多是反其道而行之,懂果树也就通茶树,用经济植物学原理,你就易懂茶。
7、黄老无为的管理,对土壤对大自然的过渡依赖,对茶树根疏忽。
高大乔木植物的健康主要原因在根,茶不发芽问题在根,根没有良好的吸收就没有良好的萌发。植物的树冠与根系一般来说是对应的,没有伸展发达庞大的根系,自然就不会形成宽广的蓬面。根因为深藏地下而让人感觉无章可循,在世代的农事活动中已总结得一整套办法。
普洱茶的再次兴起,让云南原生态的茶文化成为潮流,但原生态不等于原始,错误地理解原生态导致茶园管理废弛,很多茶园不再翻挖松土、除旧育新,导致土壤板结僵化失去活性,茶树根系快速衰退,从而降低了发芽能力。
云南大叶种茶籽繁殖种植的茶树(实生苗或称有性繁殖苗),主根明显、穿透能力强,可根深数米,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及其他物质,“长别人所不长、吸别人所不吸”,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盛易祥。
8、茶树的萌发及产量受纬度,地形及小环境的影响。
云南总体来说纬度低,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流的影响,夏长冬短气温回升快,年积温高,植物发芽早,生长期长,植物在自然状况下一般来说长得更快。茶树也如此,低纬度的发得早,低海拔的发得早,河谷地带及阳面迎风坡发得早。
9、受气候带的影响。
云南十里不同天,生长在不同气候,发芽早晚不一,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茶树发芽相对要早,就普洱茶来说,还应该依据所处气候带不一而依据它来划分,几大茶区来说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茶区、亚热带茶区、亚热带季风茶区、温带茶区、高山垂直气候茶区等等,受不同气候的影响、茶有不同的特征表现。
10、理解普洱茶文化偏差造成的结果。
古滇已失,南诏无存,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渐远,古韵难寻,云南普洱汉唐遗风。普洱与中原佳茗渊源不同,很多是反其道而行,虽强调节令但不细化。采摘上顺时而为,不强调先,不追求早。
采摘中不追求嫩,不强调采摘等级叶,而已丰富得饱满,成熟而厚重。在制做时重于味而轻于形,品饮时不求鲜而厚于醇,储存运输时疏于散而压于形。前人种树后人得茶,爷爷制作而子孙销售,一切不求于时而顺于势,早萌发、早采摘、早制作并非所求。
11、萌发及产量是诸多原因的积年累月的叠加。
茶树休眠期越来越长、萌发越来越晚,产量逐年下降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个地虽有自身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是诸多累积叠加的结果。这些原因常年存在,它在茶树上的反映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古树上的反映更为明显,也说明古茶树的生命力整体在衰退,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