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醒”,《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醉解也”。
可见,古人爱酒,喝酒喝醉了,一觉醒来,便算是醒了,单做“酒解”。
就像柳永诗中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说酒醒,而不是睡醒。
可能古人图省事,认为一觉醒来,这话是病句,重复了。
这句话,现在看来,可能没什么毛病,但是在“崇尚节俭”的古人眼中,就是重复了。
大家看,刘备三顾茅庐时,孔明先生睡足而起叫“觉”,所以睡好了的诸葛亮一觉醒来便吟出:“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因此,在他们眼里的“醒”和“觉”是一码事,而且“醒”的意思还颇为狭隘,只用于酒醒。
然而,对于村姑陈这等爱茶之人来说,醒,不止可用酒解,还可用茶解——“醒茶”。
关于醒茶,一些常喝普洱的茶友想必十分熟悉,如果在喝普洱之前,没有醒茶,直接开始冲泡很可能会有异味夹杂在茶香中,闻着很不舒服。
但是,中国的茶,可不只普洱一种,还有红茶、绿茶、白茶、武夷岩茶,茶的特点不同,对待它们的方式一定也是不同的。
就像宝玉对黛玉是宠爱的,总怕说错话伤了她的自尊,但对别的一些姐姐妹妹却是可劲的说些玩笑话,打趣她们。
于醒茶来说也一样,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需要醒上一醒,甚至有些茶醒过之后茶味可能会不尽人意,也未可知。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醒茶那些事,村姑陈索性将普洱、红茶、绿茶、白茶、武夷岩茶,都说上一说,茶友们可要看仔细了。
《2》醒茶是什么?
醒茶,简单来说,就是让茶叶从沉睡的状态中苏醒过来。
有些茶叶的内部物质,就像蛰伏在茧壳里的蝴蝶一样,处在一个休眠状态,这时,如果直接冲泡饮用,无异于将蝴蝶的茧壳强制破坏。
我们都知道,不是真正自己突破茧壳的蝴蝶都是瘦弱无力的,如此这般,茶汤的口感和香味也会欠佳。
然而,经过醒茶之后,茶叶内的物质得以剧烈运动,能让茶叶中物质得以充分的释放,比如:芳香醇、芳香胫、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这样一来,茶汤的滋味就会变的更加丰富,也更加好喝。
而且关于醒茶的方式也有两种,干醒法和湿醒法。
干醒法,只要将茶叶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即可。也就是说,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和温度,茶叶自然会彻底清新,这种方式大多用于后发酵茶。
湿醒法,包括长时间的洗茶,和短时间的润茶。
洗茶,重点在“洗”,让沸水没过茶叶,洗去茶叶表面的霉菌、灰尘、待10秒及以上倒出茶汤。
一方面可以将茶叶表面的异物洗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内涵物质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充分释放,保证茶汤风味的纯真自然。
润茶,则是让茶叶暴脱干燥状态,渐渐便的湿润,被浸润后的茶叶,有利于更好的浸出茶汁。
润茶的手法也比较简单,在正式冲泡前,注入一定量的沸水,而后快速倒出茶汤,即可。
总之,醒茶的目的都是让茶汤更加好喝,香味更加芬芳。
至于哪些茶该醒,哪些茶不该醒,还请大家耐心看下面的文章。
《3》六大茶类在冲泡前,要不要醒茶?
大家在看了上文之后,也知道了,醒茶的作用一来:祛除不该有的气味;二来:激发茶香。
如果一款茶,本身的就没有异味,只有馥郁芬芳的香味,自然就没有醒茶的必要。
就像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妃一样,本来长的一副倾国倾城的美貌,肯定不用再去整容了。
然而,普洱熟茶(以下简称熟普),因为制作工艺和储存条件特殊,是需要醒茶的。
【普洱茶为何要醒茶?】
这两者的制作工艺待敌特殊在什么地方呢?为何要醒茶呢?
常喝熟普的茶友可能比较了解这类茶叶的制作工艺,而不常喝这类茶的茶友们,村姑陈便来为大家科普一下,熟普的制作工艺。
从1973年开始,普洱创新出了新工艺——渥堆,从此便生出了生普和熟普两大分支。
生普的制作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便可制成。但它需要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至少5-10年之后才会形成稠厚的口感,甘美的风韵。
这段过程颇有点“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意味。
而熟普,在生普的工艺上增加了渥堆的工艺,采用人工湿熟的技术,让它快速发酵,去掉身上的那股苦涩感和青臭味,从而转化出醇厚的汤水。
这样一看,普洱的新茶一般很少有人能接受,毕竟苦涩感明显,还带有青臭味,除非是口味极重的茶友,否则很少有人能喝得下去。
所以,为了更好的口感,许多人喝熟普时,都会先存放一段时间,再喝。
熟普属于后发酵茶,在后期陈放的过程中,需要霉菌产于发酵,从而促进茶叶后期品质的形成。
这时候,为了使熟普进行良好的发酵,就需要在存放时提供一定的水分和温度,但又是掌控不好水分和温度的尺度,它就会过度发酵,甚至生出霉味。
所以没茶友们在饮用熟普时,会习惯性的先醒茶,这时的醒茶,是干醒法。
通过通风的方式,让这些异味消逝,汤水在通风的过程中,再次进行发酵,使熟普喝起来更加的绵柔,甘醇。
大家都知道,熟普也属于黑茶的一种,既然如此黑茶是不是隔壁普洱一样需要醒茶呢?
答案是肯定的!
黑茶在制作时也要经过洒水渥堆,利用一定的温度让真菌生成,并且不断的分裂繁殖,这些真菌要想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只够温暖和潮湿的环境。
若是湿度和温度没有掌控得当,也容易生出霉味。
所以黑茶和熟普,在冲泡之前是必须要醒茶的。
然而,其他茶类却不像它们一样,需要如此特殊的保存环境。
像红茶、绿茶、黄茶、白茶、武夷岩茶之类的茶在保存时,若是生出异味,必然是茶出了问题,这样的问题茶不喝也罢。
是以,这些正常情况下没有异味的茶,还有醒茶的必要吗?
像上文跟大家说的熟普的醒茶方式,是利用通风将茶叶中的异味驱散,让茶变的更好喝,更好闻。
然而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没有异味的茶类。
如果贸然将这些本来没有异味的茶,裸露在空气中,对于这些品质上好的茶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异味,就莫要再招惹一些不相干的东西了。
通风,虽然能将一些不好的气味带走,也一定会将一些好闻的气味带走。
比如白茶。
大家知道,白茶在新茶时期的香味都是馥郁的,高扬的,有鲜爽的毫香,芬芳的花香,清新的竹叶香……总之是,好闻的,舒服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