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历朝历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
2017年05月21日

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历朝历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

说明早在商周时期,茶已在我国西南地区生产并作为贡品敬献。
【唐】樊绰《蛮书·管内物产·卷七》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银生城”即今普洱市景东县。书中记载了当时茶叶的出产地和饮用方式,证明了唐和唐以前滇西南一带已有了使用茶叶的活动。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
“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
【明】谢肇淛《滇略•卷三》
“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明代,云南各地涌现出众多以地域或茶叶特点为名的茶叶,其中就有“普茶”。这里,“普茶”一词首见诸文字,足见普洱茶已成为品牌,不只是西蕃之用的佳茗,而成了士庶皆用的茶品。
【清】(光绪)《普洱府志》
“普洱茶名震天下,每年纳茶六七千驮,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
清代,雍正年间普洱设府,经过“改土归流”,实现了在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江西、湖南、石屏等地商人大量涌入普洱和思茅从事普洱茶的生产和贸易。由此志所记载,可见当时茶叶生产、贸易和运输的盛况。
【清】阮福《普洱茶记》
“普洱茶名遍天下”
这句评语足以证明了普洱茶的繁盛。
【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卷十一志草木》
“茶出普洱所属六茶山……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
【民国】柴萼《梵天庐丛录》
“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坝夷所种,蒸以竹箬成团裹。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
普洱茶从一种宫廷品饮文化蔓延到了文士和官员阶层,价格在当时很高,“价等兼金”。而“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柴萼将普洱茶与龙井对比,以杜甫喻普洱茶,而以陶渊明喻龙井,前者博大精深,集茶美之大成;后者清新可爱,显得寡淡小众。
近现代的记载还有许多。如《思普沿边开发方案》《新撰云南通志》等,此处就不一一例举了。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499219335797981.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