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我接着上一篇的话题讲。
把鲜叶做到半生不熟,成品出来口感就柔和,目的是把茶叶提代了,但是,问题紧接着就来了,这样的茶,丢失了“鲜爽味”,新茶出来就是软绵绵,陈化以后,茶汤里的劲道就不在了。
好多人会把劲道和“茶上头”搞混,其实不是一回事,茶上头就是茶醉,表现轻微一点,严重的和酒醉一样,打头。有劲道是指茶汤厚,喝起来有嚼劲,平时我们说好茶可以咬着喝,就是这道理。
跟风的人不知道玄机,只是眼见到文化人吹捧,就认为一定是好的,杂志上再一涂脂抹粉,更是会晕晕乎乎。
工艺如潮流,走走停停,随波逐流。
2008年之前,当时的毛茶制作要求是紧条,那时候的易武就开始做抛条了,受到行内的批判,认为是离经叛道。
易武在1949年之前做茶的多,要恢复起来也快,现在市场流行的很多工艺,源头都是易武,只不过,好多工艺不合适,易武抛弃了,其他山头捡起来了。
你看,传统有时候就是很奇怪。
现在古树茶流行,一反之前的做法,坝子茶、山头茶大家都在做抛条,一看就像“古树茶”。
不做茶的人,是无法想象工艺的,听来的,历史书上抄来的,认为就是真理,这样和在茶店喝茶永远不买单,永远夸夸其谈的人没区别。
时代在前进,发展的背景不同,茶叶的需求点就不一样。
以前云南发酵茶,最早是有潮水的工艺的,这完全是满足藏区以茶带菜的需求,不是今天,需要追求口感的极致,工艺上的区别就会很大,很多历史上工艺的丢失,不是说失传了,是市场没需要了。
但是,今天的茶山上有些港商迷信这样的理论,照搬这样的理论,美其名曰:恢复传统工艺,这其实是对茶性的不理解,无非是为了制造一种新概念。
不得不否认,仍然有很多的消费者为了概念而买单,老茶,名山茶,都是这样导向的结果。
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是逐步推进的,时代和时代不同,需求点就不同,对于茶叶工艺的发展来说,对应的市场,照搬之前的经验一点也行不通。
我也写过1958年做边销茶的潮水的事情,那是为了证明一些老茶的来历,潮水不潮水,哪怕是经历过几十年的仓储,一样有痕迹可寻,何况现在很多高仿茶,两者一比较,也就可以知道真伪。
至于说用老经验来证明今天的工艺,那更是无稽之谈,边销茶解决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今天茶叶的追求,是口感要达到极致,这两者目标就完全不同。港商这样做,目的不在此。背后的故事不用讲了,也与本文没有关系。
做抛条,搭茶饼的时候,骨架就大,茶饼内部就会有缝隙,产生呼吸的作用,茶饼更能全面的氧化,转化更快速。如果你仔细观察号级茶,都是这样的做法。
这其实留给我们一个思考题,今天的环境变了,能继承的当然继承,无法继承的,为什么要瞎吹?
所谓扬弃,大概如此。
我们在茶山的时候,听老人讲,倚邦之前有一种揉茶工艺,叫“胸揉茶”,也就是做贡茶的时节,关上门,女人用胸来揉茶,表示对茶的尊重。这个传说不仅仅是我听说过,老专家曾云荣2003年调查勐腊古茶树资源的时候也听说过。用胸来揉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爆点,如果单株史纪的茶品都是这样来做,市场价值可想而知。
然而,我们仔细分析了一下,用胸和手,区别在力道,如果长达数小时揉一斤干茶出来,同时照一个方向运动,不要说难以做到,成本也极其昂贵。
所以,所谓的复古也不能是完全的照搬,用听来的,想象来的复古,这是茶理未通,社会背景完全不同了,即使是复古,也必定得有部分的微创新。
之二
所谓微复古,是适当的复古,而不是完全照搬,也没有范本可以搬。我们说继承前人的配方,其实,做茶人想想也明白,去年的茶和今年的茶都是不一样的口感,怎么能有一样的纯料,这配方又怎么配?
当然,观察前人的茶饼的原料,还是有一些参考数据的。之前的号级茶,都是集中在易武片区,如果我们看这些茶品,即使是内飞写明“春尖”,也都是粗枝大叶。
翻阅历史资料也可以知道,古人做茶,原料分四级,尖子、盖头、二梭、老茶(黄片),就原料而言,比之现代的茶品粗糙许多。
而现代的茶,精细得过分。
朴素生智慧,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这句话。
比如说提倡读经典,不是说古人就比现代人就聪明,而是背景不一样,古代不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没这么复杂,研究的学问也就纯粹一点。学茶,大概也是这样的原理,当然,要食古不化,那是个人修为的问题。
我经常有机会接触到号级茶,中央某特殊部门每年都会来云南几次要求鉴茶,每次毫无疑问鉴定的都是号级茶为主,有真有假,接触多,喝得多,就多少有些感觉。喝到干净的号级茶,那是真好,真厚。
观察茶饼,可以看得出,古人做茶远远没有今天这么精细。这让我想到参观朋友李先生私人的紫砂博物馆,里面的古壶都是质朴的,甚至笨拙的,然而,都有一种惊人的美。
茶叶、茶壶的审美又何其相似?
至于我提到号级茶,估计很多人会有疑问,我是出名的打假人,怎么还相信这?其实,很多茶是有断代的问题,但不是说就不老。我看到过一个记录片,1962年公开放映的,记录的是西双版纳,里面有一段说的是银票钱庄的事,其实是茶庄,就是佛海的可以兴茶庄,顾忌有版权的因素,我就不贴记录片了。既然是1962年12月的记录片,说明至少是建国后拍摄的,里面有工人背茶出仓的影像,而且,历史也清楚记载公私合营是1956年的事情。这就说明了有些老茶,虽然不是传说中的清代民国,但是,说是号级茶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样说就比较散,我们还是回头说茶饼原料的事。现在做茶,二梭不要,黄片不要,甚至有人采古树也用龙井的做法,只收一芽一叶,而后芽叶分开,做一个饼出来,几乎全是芽头,自以为好看,高级,可是问题来了,茶饼怎么呼吸呢?
其实如果做茶人仔细的,应该会观察到,即使一个饼形的变化,松紧度的关系,都会对茶品的后续转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之三那我们怎么能尽量在不破坏茶质的情况下,缩短仓储的时间成本呢?
以前的研究就仓储而仓储,不从原料和初制入手,结果还是不理想。我们之前存茶都是无意间的,都是因为茶不好喝,那才放茶,一放就是十多年。现在条件变化了,交通条件,做茶条件变化了,如果还是一存就是15年,人生又有几个15年?
茶叶要转化快,我认为有三点,一个是有原料要学会选,二是有初制的工艺有改变,三是,精制工艺也需要有一些调整。这就需要在初制的时候想办法,怎么控制茶叶的炒制,杀青,揉制,晒干这些流程。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