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谷高杆采摘仪式举行当天,江城一中的两位老师首先到来,并帮着将梅子姐前一晚杀青揉捻好的茶叶理条摊晒。
我洗漱好过去和他们打招呼,其中一位老师问我:“你贵姓?”“免贵姓罗。”我回答。“原来你们是家门”,另一位老师笑着说:“家门,你贵姓,哈哈~”
仪式结束后回来喝茶时我们互相加了微信,两位老师一位姓罗,是我家门,另一位姓朱,都是十足的茶迷。
我也蹲下来帮着摊晒茶叶,正用手指将堆得较厚的茶叶往簸箕四周扒散开,梅子姐走过来看着说:“你这样摊晒出来的茶叶条索不好看。”
我正疑惑,左手边的罗老师说:“要抓在手里,站起来从一定高度让茶叶条索从指缝间落下,均匀撒在簸箕上。”
“手掌往上,五指分开,一边不停左右摇晃,让茶叶条索洒下时有一定的力度,一边移动手掌,使得茶叶厚薄均匀地撒在簸箕上。”正在理条的朱老师补充说道。
梅子姐接着说道:“这样晒干后的条索就更漂亮,制茶的书籍上就没有写得这么详细了,这是属于茶农世世代代制茶的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放翁诚不我欺!
广大的茶友们,甚至大多数的茶商,只知道影响普洱茶条索的因素在于揉捻那一步。揉捻实际有两个作用,一是借助外力破坏茶叶中的细胞壁,使得茶叶内质可以析出,冲泡后茶汤滋味浓强;二是揉捻使得茶叶中的果胶质溢出,高粘性的果胶质有利于形成紧实的条索。
但条索紧实并不意味着条索就漂亮,要把条索进一步做得漂亮些,就还需要借助两道小工序,一道就是我前文介绍的手掌从高处抖条,另一道就是理条。理条在抖条之前,揉捻之后。
理条也是我去年春茶季到梅子姐家跟着她们做茶才第一次知道,这是大多数介绍普洱茶制作工艺的书籍中不会写的一道小工序,就像抖条一样,甚至很多写书的作者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两道小工序。
普洱茶制作的许多细节,确实需要亲自走访、细致观察,再加上当事人的讲解,方能得知。这些细节往往会被人们忽略,但它们却会对普洱茶的最终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今日就为各位茶友介绍这个小知识点。早上从老彝寨起来,感到明显降温了,吃过早饭往下一站出发时已是10点,现已抵达景谷县民乐镇住下。
这儿离秧塔村16公里,大约35分钟可以到达。明天,咱们一起去看看今年的秧塔大白毫。
风在香·转山
2021年3月22日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