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认识地道的普洱茶
我十几岁第一次来到这里
我的师傅跟我说:“不要走了”
他问我,中国佛教界的祖师是谁?
我说,是达摩
达摩的师傅跟达摩说
“你到中土大唐去,那里有大乘气象”
于是师傅又问我:“这里呢?”
我说:“这里简直是植物王国”
我九十年代,来到勐海,高兴极了
为甚么呢,这里太美了,简直是茶人的天堂
那时候呢,我只有一个想法
在这里做出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中国传承千年的茶
在岁月中汲取了历史的厚重 ,继承传统的制茶工艺
何宝强和茶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
人生仿佛都沾染着茶色茶香
我15岁跟我师父上山
就学当地的气候水土
历史典故,人为习俗
制茶要讲究掌握自然
讲究天气、节令
了解水土、了解茶文化
在何宝强的基地,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晒垫
这是自然萎凋
失去水分的茶叶,会渐渐绵软下来
达到杀青的标准
在不同的季节,由于叶片的含水量不同
采摘时的留茎长短,会随之改变。
萎凋后,茶人们会把茶叶倒入高温铁锅里杀青
这种铁锅,是传统的厚制铁锅,每口可重达47公斤
再烧上特意挑选的梨木、香椿等三种木材
制出来的茶,才有着最地道的茶香。
何宝强:班章茶叶肥厚、梗粗
炒的时候要注意,又要把茶叶炒熟
更要把茶梗炒透
为了将传统的制茶工艺传承下去
何宝强毫无保留的,向后辈和班章村民
传授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
揉捻时:女性总是很少,不只是因为辛苦
更是因为他对力量有所需求
揉好后:就可以等待晒茶了
晒完后:就是手工挑拣
这也是一天里女人们 ,聚在一起聊天的时间
(李发容是班章村的老村长,也是最早接触何宝强的班章人)
李发容:阿强是九几年,来到我们这里的
那时候路也不好,我们的茶是林下的大树茶
所以只能做到六级,每公斤只能卖到9块
卖不了几个钱,家家户户都挺穷
阿强来教我们做茶以后,个个都会做了
价钱也卖得好了,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好起来了
普洱茶最早出现在《蛮书 · 云南志》中
距今已有1200多年,出生广东的何宝强一路西行
扛起继承振兴普洱茶的决心,源于他对源头的苛刻
何宝强:“八四年的时候,我在安溪做普洱茶
赶上了台湾的茶艺概念传到国内
带来了茶道文化的宣传
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化肥、农药
以及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但伤害的是什么呢?
失去了传统、失去了生态,源头的水土都不好了
做成的茶叶,又能好到哪里去?”
去过何宝强茶山的人
再提到原始,脑海浮现的第一个地方
只会是那里了,茶山里古茶树
和其它大树穿插生长
其间杂草高的能过人膝
各种生命在其中繁衍
这里可是他们的天地
在机器逐步替代人工
以换取更多利润的今天
何宝强却还坚守着自然种植
手工制茶的原则
小心翼翼的守护山林的生态
试图拖住时间的缰绳
换回消失的物种
这样模式
他叫它“返生态模式”
何宝强:“我的方法是最原始的
不打化肥、不打农药,制茶就老老实实全手工
这样自然付出的时间、人力就多了
没人问过我,为甚么要这样做?
因为都知道,这样做是最好的啊
撒了农药后,连杂草都不长了
长出来的茶叶, 谁敢喝呢?”
大概自古以来,越是单纯的原因
到最后,越会成就了不起的杰作
15岁那年,只想做好茶的少年
一定想不到,多年之后
他守护了一座山林
在全球致力于建立基因库的今天
何宝强看着自己的茶山
决心建立起古树基因库
为后人留存下古老的存在
何宝强:“像灵芝,对环境要求特别高
但我就是要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让珍稀的物种从新出现
我叫它林下生态圈
我还在着手建个茶道论坛
和茶叶示范基地”
离开故土快30年,
何宝强在千里之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在还未被污染的土地上
撒上了自己的种子,
重新定义了班章的意义、生态的意义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