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有感于普洱茶“非遗”传承人被“摘帽”
2017年05月21日

有感于普洱茶“非遗”传承人被“摘帽”

“非遗”传承人这一称谓,对于从事传统行业的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顶光彩夺目的冠冕。有了这顶帽子,意味着在自己所属领域具备了权威地位、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意味着专业性与文化传承,好处数不胜数。多少人梦寐以求这顶帽子而不可得,如果有幸得到了而不知珍惜,非要弄到“自愿放弃”的地步,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11月14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开发文,宣布取消昔归茶农阮仕林省级“非遗”传承人资格的决定。处分理由是,“临沧市临翔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阮仕林,长期不履行其传承人的职责和义务,不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也不参加任何传承人会议,且自愿放弃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相关资料显示,阮仕林系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昔归村人,1963年出生,2010年获得云南省级“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阮仕林曾于2009年与人合伙成立江麓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2万元,该经营机构因不明原因已注销。临沧市雪江橡胶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阮仕林控制的另一家经营机构,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349万元,目前还在正常运营状态。或许,种植橡胶比做茶更有前景?
从“戴帽”到“摘帽”,前后历时九年。这期间,作为“非遗”传承人的阮仕林为何未能把握好机会,将此难得的名望转化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造福于一方百姓,原因不得而知。作为旁观者,只能道一声唏嘘。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阮对这一名望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尸位素餐,可惜了这顶帽子。
无独有偶。据长沙晚报讯, 2017年,长沙市“玉楼东六大传统湘菜制作技艺”、“唐市金银首饰加工技艺”两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因“已脱离传承岗位”,被取消资格。
“非遗”传承人,不单是一份荣耀,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在各自所属的领域,传承人肩负着授徒传艺的职责,更有义务将自己所属领域的“非遗”项目发扬光大。近年来,茶界评出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可观,难免会有鱼龙混杂的情况存在。如果细究下来,像阮氏这种状况决非个案。
相对于阮氏的“不作为”,有的“非遗”传承人为了一己私利到处走穴、站台,助力无良企业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受众,弄出诸如“好听就好茶”的鬼话广告词,对行业的危害可能要大得多。“非遗”传承人的“乱作为”,也很有整治的必要了。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0017909_204942651000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