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懂茶道才懂茶
2017年05月21日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懂茶道才懂茶

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在生活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爱茶人眼里,它就是“雅物”,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宁静淡雅,自然的本真。
很多人会觉得中国茶道不如日本,其实不然,中国的茶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四大茶道流派。
一、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
为了贡茶,当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
二、雅士茶道
雅士茶道源于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雅"体现在品茗之趣、茶助诗兴、以茶会友、雅化茶事。
众多的文人雅士,白居易的“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苏轼的“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李清照的“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
三、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千真万确。
四、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来煎茶,联络感情;家人共饮,同享天伦之乐。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
从雅致走到生活当中,染上烟火气的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爱茶之人未必懂茶,懂茶之人一定爱茶。
茶道的雅俗共赏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须得用心,习得茶道,对茶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许久未见,待下次相见,为你沏上一杯热茶吧!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0748763_084908308113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