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为什么古人端茶就表示送客呢?
2017年05月21日

为什么古人端茶就表示送客呢?

诗留画意茶留客,曲送丽音韵送心。莫愁叶枯霜风起,挚友相携一路春。
香茗挽客,茶毕送客,这是中国人以茶待客的礼貌和习惯。如果言语不合,或者是客人迟迟不走,主人往往会用茶来表示请去的意思。
喝茶要讲礼仪,有些礼仪同样需要用茶来呈现。“端茶送客”这一惯例,在古代官场或生意场上是比较盛行的,其表达的意思大致有三种:
一: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便端起茶杯暗示,仆役高喊“送客!”客人自觉告辞,这一种应该说比较通行,无碍来客颜面。
二:主人对来客心生反感,想尽快结束这次访谈,但又不便直说,恐伤及面子,只好采用这种方式,这时候就得看来客心中有没有数了。
三:话不投机,约等于下逐客令。
为什么古人端茶就表示送客呢?
据清代末期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记载:一个新上任的县令于炎夏之时前去拜谒巡抚大人,按礼节不能带扇子。这位县令却手执折扇进了巡抚衙门并且挥扇。巡抚见他如此无礼,就借请他脱帽宽衣之机把茶杯端了起来。左右侍者见状,立即高呼“送客”。县令一听,连忙一手拿着帽子,一手抓着衣服,很狼狈地退了出去。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清代官场上盛行的风俗——“端茶送客”。那时,下属拜见上司,上司虽让侍者泡茶相待,但大都不喝。当上司举起茶杯做欲喝状时,则是下“逐客令”的表示,侍者会立刻高呼“送客”。当然,清代官场上的客来上茶,坐久了也是可以喝的,但须上司举手称“请茶”且上司先饮,下属才能端茶品饮。若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来客方可继续和主人攀谈,留下吃宴席也未可知。
《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在《茶汤遣客之俗》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可见,这种习俗自宋代就已经有了,具体来说,应是从宋朝的“点汤逐客”演化而来。
点汤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过去古人待客有一常礼,就是说客人来了先喝茶,饮完茶以后再喝汤,后来一步步演变,客人来了先喝茶,走的时候再喝汤,这个汤一般用甘香药材熬制而成。
从上可以看出,"点汤"原为"客辞敬汤"的一个礼俗,到后来却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爱轩笔录》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典故:宋时有一个叫胡枚的吏部官员,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说白了就是他不想去,那怎么办呢,于是便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想通融一下,可谁知陈升之既不给通融,也不愿听他陈诉,立即点汤,前面讲了,汤是客人走时才喝的,那么陈升之这个意思再明确不过,汤都上来了,你该走了。于是,"枚得汤,三奠于地而辞去",意思是说胡枚接汤后没有喝,而是把它泼在地下忿忿离去,看来,这个胡枚还是有点骨气的。
“端茶送客”一直沿用到建国初年,在一些知识分子之间存在,之后就基本上消失了。盛易祥。
那现在人又怎么表达“端茶送客”?
到了现在,所有人都在鼓励你“不要放弃”,但我想说首先要知道的应该是“知进退”。
比如在餐厅吃饭是别人问你:要不要再加点什么?
这个意思不是关心你是不是真的没吃饱,而是在“端茶送客”。
比如在办公室谈话时领导随手拿起了文件,或者开始在纸上记东西。
这个不是在显示他的日常工作有多繁忙,依然是在“端茶送客”。
在别人家做客时主人会礼貌的问你要不要一起吃午饭?
如果不是非常亲密的关系,那么很大概率主人还是在“端茶送客”。
类似的还有问你:
要不要再添点水?
多坐一会再走?
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某某地?
这些统统都是在“端茶送客”,是一种礼貌客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端茶送客,与客来敬茶是一样的美德,文明逐客。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茶叶早已超越它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从引起战争到与人们生活交际息息相关,其承担的许多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2948210_120816450178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