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攸乐山中只种茶——攸乐古树茶
2017年05月21日

攸乐山中只种茶——攸乐古树茶

攸乐茶——攸乐古茶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
基诺族有明确的自我称谓,汉族文献词典称之为“攸乐”。“基诺”即“舅舅的后代”。在基诺族中,舅舅在家庭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监护外甥的成长及取名、订婚、结婚等重大问题上,几乎拥有与外甥的父亲一样的权力。
茶源考述
溯源——
攸乐古茶山种茶、制茶、贸茶历史悠久。
史籍记载,清朝雍正年间(1729),普洱府曾在基诺山设置管理古“六大茶山”的攸乐同知,派五百兵丁驻防。清末年间,古茶园面积有1万亩左右,几经沧桑,至今大部分被毁,古茶园荒芜面积达70%以上,全乡现存古茶园面积只有2900多亩。
基诺山基诺乡是全国唯一的基诺族主要聚居地,全乡人口1.13万,其中97.3%为基诺族。盛易祥。
攸乐古茶山包括亚诺(龙帕)、茨通、曼海等地,其种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传说1——
基诺族的祖先跟随诸葛亮南征到达滇南,因掉队而在当地居住下来,被称为丢落人,即攸乐人,他们所在的地方被成为攸乐山即今基诺山。诸葛亮为攸乐人生存考虑,派人给他们送来了茶籽,让他们在山上种茶为生,攸乐茶山从此发展起来。
民国时期姚荷生有一首《龙江打油诗》:“昔从武侯出汗巴,伤心丢落在天涯。于今不问干戈事,攸乐山中只种茶。”所言正是基诺族的这个传说。
传说2——
古代白日出7个太阳,夜里出7个月亮,七天七夜后植物被晒死,火焰升腾变成乌云,接着大雨倾盆,淹没了大地与人类。世上只有麻黑麻妞兄妹得到创世女神“阿嫫腰贝”点拨,带着茶籽、棉籽等躲进大鼓内,漂到攸乐山,兄妹种茶植棉繁育子孙,形成了今日的基诺族。
地理——
攸乐古茶山,现今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所辖区域,四面分别与景洪市勐养、勐罕、景洪镇,勐腊县勐仑、象明等乡镇相接,海拔在575-1691米之间,地处北热带、南亚热带气候的山区,年平均温度18-20℃。
气候条件优越,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境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适宜种植多种热带经济作物。古茶园土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在5.1—5.7之间。
品质特征
树种——
古茶树、古茶园在海拔1100-1500米之间,土壤砖红壤和红壤之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较高,有机质含量高。大部分为林茶混交林,属云南大叶茶种,叶型分为长叶型和椭圆型两种;芽叶分为红梗绿芽和绿梗绿芽两种;基诺古茶园中还发现比大叶种稍小一点的中叶型茶种。
茶叶——
条索紧而结实,满披银毫;
汤色呈金黄色,清澈透亮;
香气高扬、舌面苦涩度稍高,苦底重于涩,且苦味明显;
茶性较烈,茶汤入口回甘较快,持久;
茶底叶片饱满柔软细嫩而肥厚。
采制工艺
按鲜叶采摘季节分为:春茶、夏茶(雨水茶)、秋茶(谷花茶);其中,春茶最优、夏茶最次。
工艺流程:鲜叶、摊晾(走水)、杀青(铁锅)、揉捻、二次摊晾、晒青、毛茶、加工(饼)。
冲泡品饮
取茶约为5克,宜用沸水,选用盖碗、专用紫砂壶等茶具进行冲泡;
头道润茶,快速出汤润杯,古树茶杯底自会留香。
二道茶,散茶出汤时间为20秒左右,饼茶视紧压程度可适当延长;
视茶品质及年份,一般可出汤12次之上。
来源: 煮杯茶的光阴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32141167129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