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那些年,都有谁收藏普洱茶发了大财
2017年05月21日

那些年,都有谁收藏普洱茶发了大财

国庆尾巴,给诸位看官来点劲爆的料。都说“存新茶、喝老茶”、“以茶养茶”,市场上充满了XXX通过藏茶赚了大钱的消息。
收藏普洱茶最早的一批人并不是大家熟悉的邓时海先生、石昆牧先生这些新一代的茶人。
早一批的茶人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文人墨客,是他们的收藏带动了普洱茶的价格,也是他们的藏品成为今天普洱茶中的翘楚。比如故宫皇家贡茶,又比如宋聘号的蓝票。
这些优质的普洱茶是如何进入到藏家手中的呢?
这又得提到辛亥革命,宣统皇帝退位的时候。那时候清宫人数众多,皇室已负担不起。遣散人员,变卖部分财产也提上日程,当时负责这件事的人是著名学者那志良先生。
“中华谈吃第一人”唐鲁孙老爷子在他的著作中是这样描述处理库存老茶的过程的。“在故宫处分那些物资的时候,有些朋友喜欢喝红茶、绿茶,于是就买些皇家茗茶去品尝。殊不知红茶绿茶熏制后所含水分都比较高,经过多次自然发酵之后,霉变的结果,红茶结块,绿茶一碰就碎,而且霉味特重,根本不能泡茶饮用了。倒是大理普洱茶、云南沱茶制成茶饼茶砖,所含水分本来就低,再一压紧成砖成块不透空气,反而不会霉变。”
这里面要说下,普洱茶以前主要产自易武以及临沧地区,勐海茶区的开发都比较靠后了。盛易祥。
加上资讯不发达,很多人都认为普洱茶来自云南大理。因为这次故宫拍卖老茶,使得这些皇家藏品进入到民间。其价格起飞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只有和平人才能静下心来喝茶,所以能喝一壶茶对于当时的人而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哪里像今天如此随意。
至于说普洱茶价格起飞,是那时候台北的文人圈里流行起一股喝老茶的风气。
当时文人聚会多少都会拿点老茶出来喝,圈子又直接决定了茶叶的价值。在唐鲁孙的著作中,他也描写了一次喝茶的故事,至于故事中提到的乾隆年间普洱茶,现在想来也只能脑补了。
他是这样描述的“今年春节文友在台北小聚,庄产兄带来一块乾隆年间的茶砖,沏了一壶,让大家品尝,据说可治感冒。刚一进口,风韵未发,还觉不出好在何处,等喝第二杯就觉出芬芳微涩,就觉出精英上浮,意爽而甘了。笔者在故宫拍卖物资的时候,也曾经买过几饼沱茶。等抗战胜利,把云南新制沱茶两相比较,前者厚重柔炼,后者头一口虽然清新甘洌,但是细细品尝,就觉得有点烦浊下凝,不如前者悠然意远啦。笔者不擅品茗,个人感觉如此,是否是贡品经过精细加工,市售沱茶制造比较粗放的缘故,就不敢妄自悬揣了。”
风气一旦形成,其价格必然飙升。
当这些茶在名人手中开始流动,多年下来,一桶茶卖至数百万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曾经算过收藏这些茶的收益,不算不要紧一算吓一跳。当时故宫处理陈年普洱茶时候,每饼(沱)茶不超过一银元,根据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三百元。
现在的蓝标宋聘号什么价格?
2018年12月的拍卖会上,其成交价是1,330万港元。而贡茶又比宋聘号高出一个档次,因为稀少,所以这些茶根本不会出现在市面上。就按照1330万的价格,蓝票宋聘号一饼茶大约是19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73万,盈利超过5000倍。这么一比,是不是88青、大白菜都弱爆了。
总之在市场当中,还有一部分名人手中的藏品已经不能用钱来衡量了。要想知道谁这么豪,大家可以顺着文中提到的线索追下去,说不定就蹭到了传说中的神茶。
来源:天火  普洱世家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48.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