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1日
为什么普洱茶二级市场的交易中心在芳村?(2)
东和茶叶坚持了很多年,陈军日在总结经验时说:“创业时,靠的是灵感、勇气;但要做好一个企业,后面拼的就是坚持、初心不变。”对于东和茶叶的成功,我问他:你不担心别人模仿吗?他说,行业确实有很多模仿者,刚开始,很多模式跟东和茶叶是一样的,但走着走着,在利益的驱动下,(掌门人)带着团队偏离了方向,也偏离了初心。而价值观,正是东和茶叶的原则与初心,也是同行很难模仿的。“你去学一家公司,不能只学方法,还要去考虑价值观、灵魂,这个才是能否走得更远的决定因素”,陈军日说,“通常情况下,模仿者两年就变了,很难超过三年”。
即使现在东和已是普洱茶二级市场交易的领军者,但他们依然没有停止对其研究领域的思考:是真是假?可以交易吗?值多少钱?
用人之道:专业人才与发展空间
以东和茶叶的专业程度来说,我以为他们招聘员工的条件会很苛刻,但陈军日说“对新员工的要求,不一定要懂普洱茶,他可以是一张白纸”。甚至,他更喜欢白纸状态的新人。
我说:很多企业不是喜欢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吗?
陈军日说:“这个行业,新人从小到大在生活上都没有接触过(普洱茶);后面如果进入这个行业,很容易被第一个师傅影响。(只有)没有经过这个行业的‘污染’,我们才容易把东和自己的标准让对方去认同,或者说更容易让对方对认同。我们整个企业,都是用一个标准去做、去执行。所以,对于招聘新员工,东和更喜欢用白纸状态的新人。”
每一个销售人员从白纸状态到两年后正式毕业,要经过四次考试。这四次考试,其实是按茶叶的年份阶段来划分,从最新茶的茶叶产品开始,分别为:2019—2015年、2015—2009年、2009—2004年、2004年—2000年。员工能考到哪一步,就只能做哪一年的产品的相关交易。而每个员工,都是产品经纪人。
东和茶叶的交易模式看似很简单:卖方把货送过来、放在东和,经东和一系列验证并认可后,买方过来东和提货,或者东和直接发货给买方。背后,正是专业的人才支撑。
“普洱茶的交易人才聚集在芳村,即使只是一个‘跑街’的角色,也是具备实战经验的”,陈军日说,“并且是书本里无法学会的”。不过想想也是,也只有在芳村,才能培养出来这样专业的人才,而东和茶叶被称为“普洱茶二级市场交易的黄埔军校”,一点也不为过。
东和茶叶在昆明有一个店,就开在雄达茶城,其它的店都分布在珠三角,在深圳就有3家。陈军日说,未来想把分公司开到全国,但会坚持做直营。可是,哪怕是昆明店的应聘,最后也是要来芳村总店培训半年以上,且只有培训合格后,才能回到昆明正式工作。
以东和的用人标准会挡住应聘者的脚步吗?不会。
对于用人之道,陈军日说了一点:“要清楚员工只为两样东西,一个是填饱肚子,另外一个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想法或者说是梦想——要出人头地”。前者,填饱肚子很容易做到,每个月给他的薪酬,且是他可以努力就能达到的薪酬,不管是一个人的肚子,还是一家人的肚子,如果能满足,他就有可能愿意留下来。后者,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你就要给他机会发挥,给他一个不封顶的机会与空间,给他无限的想象,而不是一眼看到头,并且是真的有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有很多位置,在公司的位置、在家族的位置、在同学与朋友的位置、在社会上的位置……他愿意付出,就极有可能得到他想要的位置,这就能激励一个人不断的成长,甚至是超越自己。
陈军日说:“公司想用好人,就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传统行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但东和旗下所有的店长,没有一个人是家族成员,都是普通员工凭自己的本事走到店长位置的。我们不能出现让员工看到职业生涯天花板这种情况发生。”
这就是陈军日的员工管理,是不是跟东和的茶叶交易一样,看似很简单?
极具潜力的发展空间,也才让东和无惧行业的挖墙脚。“我们持开放的心态,确实有竞争对手会来挖墙脚,还有企业派新员工来学习几个月后就走掉的,但都能接受;因为,只有行业进步,才能长远发展”,陈军日说,“我自己这几年所在思考的,都是行业如何进步”。
一家人,向着一个方向
尽管东和茶叶用新人,且成为一名优秀的普洱茶经纪人不易,但在东和,也有着温暖的一面,他们成为一家人,向着一个方向努力,这一点并不受内部竞争的影响。
一位在芳村工作多年、现已60岁的老人,东和茶叶将他招聘过来,从事他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他的大女儿、小女儿都在东和上班,一个在收费岗位,另外一个在旗下店面做文员,其中,那位老人的一个女婿也在东和工作。60岁,对于普通岗位的很多打工者来说,很多企业都不太愿意招聘了,这也是社会竞争残酷的一面;但东和愿意,东和愿意成全一家人在一起这一最朴素的心愿,不用异地牵挂,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工作、生活,散发着温暖之光。这也是善,有情有义。
不知道,这是不是普洱茶的醇和在人性方面的一种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真实,有残酷的一面,也有希望的一面,有不可回避的物质上的需求,也有隐隐而动的精神上的需求,有时候,我们都想兼而有之,这,算不算贪心呢?可是,如同一杯年份普洱茶所带来的享受,既有口感的丰盈,也有精神上的愉悦,不就是兼而有之吗?
陈军日的太太朱淑琴,作为东和茶叶的总裁,亲自上阵为东和茶叶代言,出现在户外广告、网站以及传统的纸媒上。这与2008年成立茶叶公司时一样,夫妻虽然分工不同,但初心不变,一家人追寻着同一个梦想,为此而努力。
这像极了芳村,虽然十七个茶叶市场林立,但共同组成了外界心目中茶叶交易圣地——芳村茶叶市场这一茶叶交易的大家庭,缺了谁,好像都不合适,都会成为缺憾。
在芳村茶叶市场这个大家庭中,东和茶叶凭着自己的标准化、专业化开辟了更为细分的领域,并以此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者。东和茶叶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练就了惟精惟一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成为芳村——普洱茶二级交易市场的中心的典型代表,是中老期普洱茶交易标准的践行者,也是芳村茶叶市场的风向标。
而陈军日,也是南方茶叶商会青年分会会长,与佰年尚普邓啟南、广福心道林丽丽等成员,成为芳村茶叶市场年轻力量的代表,这是芳村的希望,值得祝福!
本文研究员:
杨春:专注云南地方史15年,出版著作多部,现在研究方向为茶叶、非遗、传统建筑等云南特色文化。参与著作《易武与古六大茶山》等。
邓国:一线做茶超过30年,佰年尚普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