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洱茶的记载散见于历史文献中。明朝以前,关于普洱茶的记载大多与云南少数民族联系在一起。从出产、运输到交易普洱茶,随着社会的变化,普洱茶本身也经历了剧变。它从最初作为说明西南夷风俗的“脚注”,变成具有独立价值的物品,再到现在成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在史书中出现得很早,唐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历史上西南诸族属“蛮夷”,因而其他地所产的茶也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从他们的饮用方式来看,它更像一种蔬菜,与现代的大有不同。
在明朝时期《滇略》中,记载了“普茶”在历史文献中的首次亮相:“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然而当时的“普茶”还未被其他地区的人接受,文献中云南的茶也都与少数民族形象结伴出现,还未有独特的市场价值。虽然早在元代,云南的茶就已是以物换物的商品,但那时候由于交易范围小,还远远没成气候。
普洱茶成为贡茶的确切时间已无从考证,但最迟也在大约1659年。这时候普洱茶不仅仅是商品,同时还拥有贡茶的身份。在清朝时期,普洱茶的贡茶身份让其走向了巅峰。而随着清末国力衰退,外地入侵,多年的战争使得普洱茶业也快速地凋零。
【从商品走向藏品】
普洱茶的再度商品化是从台湾开始,进而到香港、广东及产地云南。普洱茶的再商品化为普洱茶重新构建了历史话语和传承。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云南的地理特点和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也被融进其中,成为普洱茶商品化的一部分。
由于普洱茶生长于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大理等地区的高山中,“原生态”的标签最早被应用于普洱茶现代商品化进程中。“远离现代工业污染”、“无人工干预”、“自然生态”等概念成为了其最标志性的概念。在众多早期普洱茶的宣传之中,可以屡屡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少女的出现,成为了强调“原生态”标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初的“原生态”概念随着普洱茶的商品化的脚步,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更为细分的“茶区”、“山头”、“村寨”的概念。更加细化的地区概念,使得普洱茶的产品概念不再呈扁平化。更多产区的普洱茶,具有不同维度的特点,产品的“多样性”标签也被悄然贴上。
“老茶”的概念在茶的发展之中一直存在。早在明朝时期,大理白族进士李远阳在书中对大理感通茶这样记述:“藏之年久,味愈胜也。”在民国六年(1917年),《路南县志》中也这般赞善宝洪茶:“藏之越久越佳。”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普洱茶商品化正在走向成熟,处于文化包装的需求,“老茶”便成了最重要的标签之一。香港地区对于“老茶”文化的推广让普洱茶成为“能喝的古董。这样的说法本身也有其理论和物质基础,于是“老茶”的概念也立刻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由各方茶商自发维护。而随着业内对“老茶”概念的炒作,如今这一标签已经牢牢地印在普洱茶的商品价值体系之中。
除了老茶,在2010年前后“古树茶”概念也成了普洱茶商品化标签中最大的一块。古树茶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连年疯涨居高不下的市场价便已能说明一切。此后,“古树纯料”、“古树单株”的概念也接踵而至,将“古树”概念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让普洱茶回归普洱茶】
普洱茶的产品延伸层及产品附加利益十分集中地指向了它的“文化层面”,无论在它商品化策略中体现的“茶区”概念,还是“老茶”、“古树”等概念,都无一不指向其背后代表的“地理背景”和“时间厚度”。
这也就不难理解,“每一款茶都有它的故事”这一说法。而卖茶的经销商很多也成了“讲故事的人”,消费者则从“品茶的人”转为“品故事的人”。
营销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营销,这是目前在业内被争论的问题。每年都在扩大的普洱茶市场内,更需要返璞归真,让好茶走到市场上来,让故事回到茶背后去。
参考文献:
普洱茶网. (2019).
白芸,金彦平. (2007年04月25日).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云南普洱茶. 蚕桑茶叶通讯, 页 14-15.
吕才有,刘勤晋,张娅玲,单治国. (2009). 普洱茶营销战略的PEST分析. 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页 671-676.
马祯. (2015年10月08日). 普洱茶的社会生命史及其意义研究. 红河学院学报, 页 78-82.
魏圣举. (2009年03月05日). 文化营销战略浅析——以普洱茶营销为例. 中国市场, 页 39-40.
朱力平,董正晓. (2017年01月01日). 云南少数民族普洱茶文化论. 边疆经济与文化, 页 52-55.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7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