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跟着审评师资班一起学品种—绿茶篇
2017年05月21日

跟着审评师资班一起学品种—绿茶篇

一、品种与品质的关系
茶树品种影响着形成茶叶“色、香、味、形”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因为,形成茶叶品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由芽叶内部的生化成分和芽叶外部的形态特征所决定的,而不同的茶树品种,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导致其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生化成分、发芽迟早和抗逆性强弱等等均有很大的差异。
二、绿茶品质特征
绿茶是指初加工过程中,鲜叶贮青或者摊放,然后用锅炒杀青或蒸汽杀青,揉捻(或做形)后炒干或烘干或晒干等干燥方式加工而成的茶叶。
绿茶在初加工过程中,首先高温钝化了多酚氧化酶活性,阻止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保持了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然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湿热的作用,部分多酚类氧化、热解、聚合和转化后,水浸出物的总含量有所减少,多酚类约减少15%左右。鲜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适当减少和转化,不但使绿茶茶汤呈现嫩绿或黄绿色,还减少茶汤的苦味,使之变为爽口。
三、适制绿茶的品种特性
发芽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绿茶是六大茶类在一年当中最早开采并生产的,要求发芽期早和品质好两者兼顾,同时在科研和生产实践均已证明这两个因素都主要取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因此选育推广早生优质适制名优绿茶的新品种是当前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适制绿茶品种发芽期列举:
(以福鼎大白茶在当地种植的发芽期为对照)

特早生
巴渝特早:重庆春茶盛期约在2月上旬
名山213:四川名山春茶盛期约在2月上旬
嘉茗1号:浙江永嘉县春茶盛期约2月下旬
桂绿1号:广西桂林春茶盛期约在3月初
鄂茶5号:湖北武汉春茶盛期约在3月中旬
中茶108:浙江杭州春茶盛期约在3月中旬
白毫早:湖南长沙春茶盛期约在3月下旬
龙井43:浙江杭州春茶盛期约在3月下旬
早 生
佛香1号:云南勐海春茶盛期约在2月下旬初
乐昌白毛茶1号:广东乐昌春茶盛期约在3月上旬
福云6号:福建福安春茶盛期约在3月上中旬
长叶白毫:云南勐海春茶盛期约在3月中旬
福鼎大毫茶:福建福鼎春茶盛期约在3月下旬初
福鼎大白茶:福建福鼎春茶盛期约在3月下旬中
南江1号:重庆约春茶盛期在3月下旬
迎 霜:浙江杭州春茶盛期约在3月下旬末
大白面:江西上饶春茶盛期约在4月初
碧香早:湖南长沙春茶盛期约在4月初
浙农117:浙江杭州春茶盛期约在4月初
凫早2号:安徽祁门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初
舒茶早:安徽舒城春茶盛期约在约在4月上旬初
龙井长叶:浙江杭州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
中 生
槠叶齐:湖南长沙春茶盛期约在3月底
黔眉502:贵州湄潭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
黔眉601:贵州湄潭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
龙井群体种:浙江杭州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
白叶1号:浙江安吉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
洞庭种:江苏苏州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
信阳10号:河南信阳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
鄂茶1号:湖北武汉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中
翠 峰:浙江杭州春茶盛期约在4月上旬末
鸠坑种:浙江淳安在春茶盛期约在4月中旬
宜兴种:江苏宜兴春茶盛期约在4月中旬
*以上盛期均指一芽一叶春茶
抗逆性
茶树的抗逆性是在长期受到不良环境因子(如温度、水分、光照等)与病虫害的胁迫后,通过自身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一种抵制外在恶劣因素的优良特性。这种抗逆性与植物的内部结构、生理状况有密切关系,只有在不良因素胁迫条件下才得以表达,是茶树的一种生理调理潜能。
绿茶主要在开春开始生产,近年来多地出现“倒春寒”现象严重影响其品质与产量,目前科学家已着手茶树新梢响应“倒春寒”的相关机理研究,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方向。
四、特异茶树资源
目前,适制绿茶品种的特异茶树资源主要有白化与黄化品种,它们是由受遗传因素或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体内叶绿素合成不足而含量较少,芽叶呈白色、黄色或金白色变异的茶树种质资源,在白化期与黄化期内酚氨比与叶绿素含量很低,制成干茶的口感鲜度高,叶底透白或金黄,受到市场追捧,不同于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和黄茶。
1.白化茶——低温敏感型:白色系白化茶新梢芽叶表现为纯白色、金白色或乳黄色(最大白化程度时仍为白色),随着生长环境温度变化,芽叶颜色逐步转为绿色。
2.黄化茶——光照敏感型:黄色系黄化茶芽叶颜色表现为金黄、淡黄或浅黄,这类黄化茶因其表现“黄叶茶”,通常也称为黄化茶。
3. 复色系——光温不敏感型:复色系或称花色系光温不敏感型,这类资源的变异表现基本与光照、温度等外界生态环境无关,属于恒定性变异,主要是由绿色和白色、黄色等镶嵌组成的复色叶。因其变异表现复杂,叶片由部分绿色和部分白化镶嵌而成,也有全白叶、全绿叶或全白枝、全绿枝共存,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较少。
适制绿茶品种特性举例
小结
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除发芽期、抗逆性和特异性指标外,跟品种的生产周期、持嫩性、亩产量等指标也有着密切联系,在未来劳动力逐渐较弱的趋势下,适合机制化的品种也是选育的方向之一。总之,在不同产区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综合判断其适制性。
上篇学习暂告一段落,下篇将围绕绿茶品质相关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详细展开阐述适制绿茶的品种知识!尽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第一届、第二届茶叶审评师资培训班第2期面授报告[R]
[2] 严文滨,郭雅玲,徐美娟等.不同区域早生种绿茶适制性与品质特征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检测学报,2017,(6):2047-2052.
[3] 陈岱卉,叶乃兴,邹长如.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与茶叶品质[J].福建茶叶,2008,(1):2-5.
[4] 宁井铭,周天山,方世辉,夏涛.江北茶区绿茶茶树品种适制性研究[J].福建茶叶,2004,(2):12-13.
[5] 虞富莲.名优茶与茶树品种(第一讲)[J].中国茶叶加工,2009,(4):39-43.
[6] 陈亮.日本的茶树品种[J].中国茶叶,2001:11.
[7] 王强兵,张丽群,孙道伦等.白化茶树品种特异性状理化本质探讨[J].中国茶叶,2018,(8):10-13.
[8] 杨亚军,陈明,王新超等.特异优质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选育研究[J].中国茶叶,2014,(9):8-9.17.
[9] 杨亚军,胡惜丽,王新超等.特异优质茶树新品种“中黄2号”选育报告[J].中国茶叶,2017,(9):25-
 1068141_230843872000_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