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田竹英:用文化+公益,在台湾普洱茶收藏市场里释放大益力量
2017年05月21日

田竹英:用文化+公益,在台湾普洱茶收藏市场里释放大益力量

春夏之际的勐海,阳光耀眼;在漫山翠绿的茶山上,茶叶在春风中吐露芬芳,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鲜爽的茶香。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大益茶道院勐海茶修中心迎来了18位特殊的学员,他们来自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他们此次的到来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这个人就是——田竹英。
在为期8天的习茶之旅中,他们一路舟车颠簸、翻山越岭,深入布朗山、巴达山、新老班章、老曼娥、贺开等知名茶山,从种茶、制茶到泡茶、喝茶,实地体验茶源文化。
专程赴勐海学茶的台湾学员。
这次的课程安排得很紧凑,见面当天学员们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都在上课,采访就在中午吃饭的间隙完成。
在含蓄内敛的茶人中,田竹英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身材高大,热情爽朗,聊天时表情生动、言无不尽;思维非常活跃,语言组织能力很强,2个多小时的采访,她可以从头讲到尾。腰板笔直,语气客气但不容置疑,谈到得意处,还会身子前倾问一句:“是吧?”
本文主角——田竹英
漂亮的起步
名企高管“转战”普洱茶
田竹英本是一家国际知名的3C(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跨国集团高管(灿坤集团副总经理兼发言人),却因内心的热爱、跨界学茶,并将传承茶文化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她与大益的缘分开始于2014年。
那一年,大益首次到台湾开茶道文化课程,在普洱茶协会担任秘书的田竹英帮忙筹备之余并召集了42个学员前往听课,与大益结下了不解之缘。
田竹英与台湾的学员们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开课的缘分,我想我也没有办法得到吴总(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的指导,成立并带领台湾益友会不断进步。”
田竹英说,必须强调这个缘起。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她真正体会到了服务的重要性,也就是大益奉行的“会员制精神”,倡导大益人要直接到市场上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要提升服务价值而不是在交易行为上打转。
这个倡导,也成为了田竹英多年来,一直坚守的理念。
将传承茶文化视为使命
以品质和服务赢得益友的信赖
台湾被誉为当代东方茶道精神的输出中心,几乎每一个研究茶的人,都绕不开它。2014年大益在台湾试行益友会,田竹英被委以领导台湾益友会的重任。
可想而知,要想在台湾这条盛产乌龙茶的全新赛道上,为普洱茶开创出一番新天地,并非是朝夕间就能铸就的!“在台湾,大家都觉得喝茶一辈子都不要钱的,买茶都是卖茶人求着我们买啊,怎么到益友会买茶还要先缴会费?”
怎样才能让更多人喝到大益茶,认可普洱茶有“大益”,在台湾这个深谙普洱茶收藏之道的市场上扎稳脚跟?田竹英亟待找到突破口。
2014年大益茶庭建国花市店在台北开幕,成为了台湾益友、会员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5年开始,台湾益友会陆续发行了「云起」、「群峰之上」、「黄金岁月」等多款会员茶,这些高品质普洱茶吸引了很多台湾人的注意,不少人由此加入台湾益友会并未成为金卡会员。金卡会员们拿到这些好茶收藏的同时,也享有系统、专业的学习普洱茶知识,参加各类台湾益友会组织的茶会,到店咨询等权益,成为大益“会员制精神”的受益者。

进驻台湾不到一年的大益益友会,以大益茶的品质和大益人的服务,打破了台湾普洱茶收藏市场这个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形成的稳定格局。
2018年3月,大益在台湾圆山大饭店召开“个中即是白云乡”梧桐茶会,品鉴「云起<1801>」,田竹英与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合影留念。对于所有台湾益友来说,这是一款具有特别意义的茶品。
长久以来,普洱茶在台湾,人们将其看成是内涵丰富的历史典籍,是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但在以前,因为缺少专业、系统的普洱茶知识,只有“老茶客”才有能力去辨别普洱茶的品质、价值,从而走上收藏之路;随着台湾益友会的逐步发展和引导,喝中期茶、新茶的入门级茶友,也有机会来做正确的收藏,跨界学茶、藏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盛易祥。
“刚开始很多人都是为了配茶加入益友会,2018、2019年不少金卡会员是为了茶道课程、茶会而加入。”5年的时间过去,台湾益友会金卡会员已达1000多位(分金卡会员和一般会员),很多家中有大量存茶的父母将他们的孩子送到益友会,希望益友会对这些孩子进行茶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让孩子真正了解到藏品的价值。
今年3月底,在田竹英的带领下,18位台湾益友来到勐海茶厂学习,并深入布朗山、巴达山、新老班章、老曼娥、贺开等知名茶山,亲身体验他们收藏的那些茶的生长环境,亲眼看到茶农是怎样摘菜鲜叶、管理茶园、加工毛茶。
让更多人爱茶、学茶。
这18位学员90%以上都是台湾益友会金卡会员,他们中有音乐人、公务员、茶二代;有喝乌龙茶、教六大茶类的茶道老师;还有普洱茶收藏家……“我们的这些金卡会员,非常喜欢台湾益友会,因为目前在台湾,既可提供茶品、又能提供茶文化服务(的机构),只有台湾益友会一家。”
“寻茶之路”跌跌撞撞
遇到大益,终于落下脚
如果以志业衡量一个人的一生,田竹英的普洱茶人生真正开始于1991年。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因为我是大益家族的一份子,所以才会说大益很好。其实,在进入大益之前,在学茶、识茶这条路上,我颠颠簸簸走得很艰辛,直到遇见大益,才终于落下脚。”
1991年,一个好朋友买了普洱茶送给独自在上海工作的田竹英,喝了一、两个月后她发现,喝普洱茶对她的心神和睡眠都有所改善。由此,她对普洱茶产生了兴趣,回到台湾她常常和朋友四处找茶。
90年代的她曾花费上百万“找茶、藏茶”,却因缺乏专业的普洱茶知识,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2010年田竹英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
“那个时候,我想要为人生换一个轨道,所以花了三年的时间去寻找未来的方向。”在这三年里,她专程从台湾远赴勐海茶厂不少于3、4次,对大益的规模、制茶技艺、历史文化、员工素质、领导人风格进行了全方位走访和深入了解。
来勐海的次数多了,田竹英与茶走得更近,越发喜爱茶与茶文化。
经过多次精细化考察,她愈发感受到大益的茶是可以传承世世代代的佳品,更加坚定了一定要进入大益,将大益茶带回台湾推广的信念。
“全部考察完之后,我没敢说想要在台湾做大益茶,因为我想大益作为普洱茶界的龙头,吴总又是一个很有文人气质的领导,贸然提出这个想法可能不会被接纳。但是,我既然定了这条路、定了这个心,那就只能等。”
2014年,终于等到大益到台湾开课,这位在普洱茶江湖中漂浮20多年的爱茶人,总算迎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