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野生茶不是茶,那野放茶又是什么?
2017年05月21日

野生茶不是茶,那野放茶又是什么?

若把普洱茶作为一个植物学范畴的树种来看待,就有了野生茶、栽培茶和野放茶这些概念,野生茶、栽培茶和野放茶是对茶树种性特征和不同生育环境的表述:

【野生茶】:非人工栽培的茶树;

【栽培茶】:人工培养种植的茶树;

【野放茶】:丢荒、荒芜的栽培茶树。

也有人将野放茶用“野生茶”来称呼,其实这是两种茶了。

野生茶较多保留了原始茶树的形状,其种性是“野”的。

野放茶早年为人工栽培,后被荒芜,成为荒野之茶,这类茶大多是地方性很强的品种,多生长在人类活动的区域。

野生茶不是茶

从茶树分类学角度来看,野生茶不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所饮用的“茶”。

在植物学分类里,我们通常所饮用的茶,被列为植物界、被子植物们、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

茶组里有17个茶种,目前世界各国所栽培利用的“茶”,只是茶组里的一个“种”,其染色体多为二倍体,其余茶组植物,大多处于野生状态,虽也有被采摘利用的,但染色体多为单倍体。

因此,科学意义上的野生茶,是分类学里“茶系”以外的“茶组”植物的总称,它们不是人类广泛利用和饮用的“茶”

这种野生茶和目前广泛栽培的茶树不是同一类茶系植物,能否饮用,需待进一步科学验证。

野放茶的回归

野放茶如同以前丢失或遗弃的流浪狗,重新回归到主人怀抱,并在当下备受推崇,是当今普洱茶菁来源主力之一。

云南省还保留着大面积的野放茶,此类茶是经过前人茶园栽种之后长时间丢荒少有人工管理,不经人工化肥与农药,只是偶尔或有或没的人工翻土整理。

茶叶叶质肥厚,色泽比较茶园茶颜色深沉,树高约1.5米~2米,有的长在高山、有的藏于森林、有的分布在平地。

野放茶常常因为种生而有变异,所以野放茶的杂青稍多色杂,一般野放茶树龄要求50~60年树龄以上,有些因长久缺少管理或不管理而产量低,香气口感各方面比较茶园茶稍为温和,只是颜色和口感与茶园茶有所不同外其余基本相同。

野放茶因接近野生天然有机而无公害广受茶界推崇,如同当初遭到遗弃的流浪狗,找回了自己的春天。
云南野放红茶外形条索粗狂,色泽乌润肥硕,少许带有茶梗,若一撮抓起偶有干茶勾连,尤似鱼钩。
冲泡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似蜜糖香、又蕴藏花果香、滋味鲜醇甜和。回甘迅速,入口甜润,甜度很好,耐泡度高,叶底韧性好。
 1068141_230843872000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