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勐海县南糯山帕沙茶古茶山古树普洱茶特点介绍
2017年05月21日

勐海县南糯山帕沙茶古茶山古树普洱茶特点介绍

帕沙,既是村名,也是古茶山名。帕沙村隶属于西双版纳勐海县格朗和乡,帕沙古茶山在行政区划归入格朗和乡,是格朗和乡、勐混镇和景洪市小街乡的交界山。

帕沙茶山最高海拔1850米,平均海拔1700多米,山高路远、群山环绕,山路崎岖,距离勐海县城有30多公里。村民进出茶山较困难,无论是去景洪还是去勐海,都不容易。长此以往,也导致早期外界对帕沙知之甚少,茶友自然对帕沙关注得也少。

正由于帕沙早期和外界接触较少,当地哈尼族民俗文化得以保存较好。如今寨子里很多哈尼族仍然居住在传统的干栏式木楼里;村民日常生活多穿民族服装,交谈也多用哈尼族语言。当地生态环境也保存完好,茶树与当地动植物自然混生,常年自然生长,棵棵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枝繁叶茂、翠绿葱茏。

帕沙哪些寨子出产古树茶?

帕沙村下辖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帕沙新寨、老端、南干等6个寨子,古茶树主要分布在这些寨子周围,目前保存下来的古茶园面积3000亩,前后延绵10多公里,茶树树龄在200-500年,其中帕沙老寨有棵茶王树,树围粗达2米,树高7.8米,被云南省茶科所命名为帕沙1号。

帕沙古茶园与贺开古茶园相连,帕沙老寨有条古道通往贺开茶山的班盆老寨,顺着这条古道一直往前逛2个小时,也走不出古道。当地村民的说法更甚,帕沙古茶园面积之广大,走2天也看不完。盛易祥。

在帕沙,无论大寨、小寨都有古茶园。帕沙最大的寨子帕沙老寨,有上百户人家,最小的帕沙新寨也有30多户人家,各寨相距约1公里。如今,从帕沙老寨分出的寨子已经有七八个了,连布朗山的寨子新班章、老班章都是从帕沙分出来的。从现有资料来看,老班章寨子建于1476年,至2017年已经有541年的历史,照这样推算,帕沙老寨的建寨时间比老班章还长,至少在550年以上。

谈到这,有茶友可能会说,纵观江内、江外六大茶山,和早期介绍云南古茶山的书籍,都没有帕沙古茶山的身影,为何如今,帕沙又作为一个独立的山头,出现在众多名山头里?

南糯山、帕沙山在行政区划上同属格朗和乡。早期,因为诸多原因,介绍勐海古茶山的书中,都将帕沙茶山归入南糯山的范围。直到2007年,詹英佩女士著述的《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一书出版,书中才首次大胆提出将帕沙从南糯山中“独立”出来的看法,并阐述帕沙之所以能独立的原因如下:

①南糯山、帕沙山虽同属格朗和乡,但两山山水相隔,各为一个村委会,相距30里路,中间无古茶园连接,在地理位置上两者完全不相连;

②从帕沙的建寨、分寨历史来看,帕沙对勐海当地哈尼族的发展、壮大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帕沙本身独具厚重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③帕沙如今遗留的古茶园面积之广,已超过巴达古茶山,与勐海勐宋古茶山相当,据当地人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古茶园面积是现在的两倍。从茶园面积来看,帕沙具有独立的资本;

④帕沙特殊的群山环绕的地理位置,使得帕沙交通闭塞,出入帕沙并不容易,长此以往,导致帕沙相对其他茶山,涉足过帕沙的茶人、茶商较少,媒体对帕沙的报道也少,加之帕沙笼罩在南糯山的光环之下,其早期在普洱茶山头热的大潮中,并未展露头角,也就不足为奇。

帕沙古树茶的口感特点,在众多山头茶中有其独特的特点。自詹英佩女士提出帕沙该从南糯山独立出来的看法以来,茶商、媒体对帕沙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帕沙也一改以往隐在深山人不识的状况,逐渐被人们孰知。

帕沙茶山这个地名对爱好普洱茶的人来说一定很陌生,将帕沙山作为单独的茶山可能是笔者第一个提出,西双版纳州到底有多少个古茶山历来说法不一,澜沧江东岸的勐腊县和景洪市境内有人人皆知的六大古茶山:倚邦、易武(漫撒)、攸乐、革登、莽枝、蛮砖。

澜沧江西岸的景洪市和勐海县境内有几个茶山呢,长期在勐海工作的茶叶专家曾云荣老师10多年前就提出:澜沧江西岸也有六大古茶山,分别为南糯、贺开、班章、巴达、勐宋、景迈(景迈二百年前是车里宣慰司的辖地),曾云荣老师是第一个提出江外(澜沧江以西)也有六大古茶山的学者。

曾老师的观点对江外古茶山历史的研究产生过极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笔者过去几年研究考证的是江内的六大茶山,得曾云荣老师启发指导于2002年开始关注江外的古六大茶山。2003年,当我第一次走上南糯山看到那盖山围寨的古茶园时,我已坚信江外的古茶园面积多于江内。

2005年初我的《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完稿以后便集中精力开始对江外各茶山进行深入详细的考察,2005年初至2006年底共六次走进勐海及景洪各茶山,依然是老办法,一个山一个山的看,一个寨一个寨的问,勐海比勐腊路况好,辛苦少了许多,经过累计40多天的考察,对江外茶山分布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依据自己实地考察的情况,在此,我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以往介绍勐海古茶山的书中,所有作者都将帕沙归入南糯山的范围,认为南糯古茶山包括帕沙山在内。本人不赞同此种观点,据我实地考察,南糯山和帕沙山都在格朗和乡辖区内,但隔山隔水各为一个村委会。

南糯山是勐海县与景洪市的分界山,帕沙山是勐海县格朗和乡与勐混镇的交界山,南糯山与帕沙山两山相距30多公里(最近的一段,且无古茶园连接),中间隔着路南山主峰和苏佛山,还有两条河流阻拦,在地理上完全不相连,帕沙有5个哈尼族寨子,帕沙老寨至少已有500年历史,从帕沙老寨分出的寨子已有七八个,连布朗山的新班章、老班章也自帕沙分出,帕沙是哈尼族在勐海县的另个历史定居点。

帕沙目前保存下来的古茶园至少还在2千亩以上,村民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比现在多二倍,从古茶园面积来看已超过巴达古茶山,与勐海勐宋古茶山难分高下。帕沙因在格朗和乡最高峰路南山支脉上,山高路远,群山环围,涉足过它的人实在太少,各种媒体也没给过它什么关注,从而影响了它在西双版纳州古茶山排名的投票数,将它委屈的归在南糯山名下。

茶山不会移动,帕沙也不会消失,笔者将帕沙单独列为茶山是依据它的历史面貌及它目前尚存的古茶园以及它的地理坐落位置而定,我之观点是否正确各方人士可以提出异议反驳,我相信只要去过帕沙的人看过帕沙地理位置和古茶园的人都会给它一个应有的定论。

如果仅仅为了叙述方便上口、对仗或为了宣传公司、推销产品而拉郎配式地将江内、江外茶山数字对应起来,实在有些牵强,经不起将来修史书的考辨。(本文节选自《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作者:詹英佩,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