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山行思记:六大名山皆不凡,无名山头好熟茶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山行思记:六大名山皆不凡,无名山头好熟茶

普洱迷人千重雾,遍地英雄上茶山。茶山归来满眼泪,试问普洱该信谁。

——普洱茶山行思记

三、六大名山皆不凡,无名山头好熟茶

蛮砖、革登没敢上点,此次就不去了,到勐海的路上途经攸乐,攸乐的茶味更柔,喝了两道也就作罢。路过景洪,川哥朋友蔡哥请吃饭,席间旧话重提,蔡哥对当前的山头文化颇有感触,十年前,他们还是可以轻松地拿到正宗的山头茶,可当下却越来越困难,基本上拿不到正宗的古树茶,究其原因还不是钱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喝不明白不懂行。不懂行,多少钱都听不到响,“人心是个无底洞啊!”蔡哥很憾慨。

现在他基本上不追山头了,只要是对口味的,安全有保障的就可以,而且优质的熟茶是他当下追寻的目标,说到熟茶,刚好随车带有焖好的古树竹筒熟茶,蔡哥一喝,满心欢喜,话题自然转到熟茶上了。

高端熟茶是这几年的一个热点,很多人拿生茶的观念来做熟茶,结果都不理想,比如拿老班章,易武等名山来做的熟茶,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的原因当然像我这种一直在生产第一线的,亲自参与并失败很多的人才深有体会,行峰者胜刚成立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自己做熟茶,当时想着在市场上找发酵好的原料压制就行,没想到,整整找了一年都没有找到理想的,最后决定从源头做出,找一个并不出名,但生态环境好,树种树龄都相当不错的地方,建立两个初制所,专门生产熟茶的晒青毛料,且只用春季的古树茶,解决了发酵过程原料因工艺及季节不同,而产生的不均衡。

对解决令人头疼的“堆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己发酵,工人队伍自己带。而现在所谓的名山茶来做熟茶,因价格等原因,一方面原料的量基本上在几百公斤左右,发酵的群聚效应不能充分发挥,离地发酵,小筐发酵还有很多弊端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在没有理念突破,在发酵理伦上如果还在“厌氧发酵”为主的体系下,小筐基本上只是个噱头。

另外,山头茶原本的山场气息及特定地理及树种的特性,基本上集中在醇类物质中,这类物质极不稳定,在熟茶漫长的发酵过程中,这部分物质大都消耗怠尽,转化出来的代谢类物质失去了原来的特征。所以,名山与非名山,只要树龄上差不多,发酵技术与体系得当,两者差别几乎可以忽略。这点不要说在熟茶上,就是在老的生茶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几十年的老生茶,地域特性很难捕捉,很难区分。

按照茶人的说法,当下谁要在熟茶在还打名山以似珍贵,基本可以判定是“耍流氓”,“但如何让消费者减少体验次数,直接买到真正的好熟茶呢,名山标注又有那么好的识别度,你这又说是在‘耍流氓’。总之,普洱茶太复杂了,每个山头都有一群人在守卫着,每个群体又都有自己的山头,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出去了别人也不认,都是事。”蔡哥深有体会地说。喝酒,喝酒,搞不懂慢慢搞,川哥是不急的,蔡哥当然也是不急的。(文:许木公,原载《茶风雅颂》,
 cha27.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