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曼松,这个名字不陌生,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境内。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的一个茶区也可说是茶寨。书中对于六大茶山,是这样描述的: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砖)、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
茶山的茶价以曼松为高者,而为何?曼松一度崛起,跻身高价茶首列?其实曼松的突显,是时间和实力的必然结果。
曼松王子山,有故事的山
曼松山顶叫王子山,是有故事的山。历史或伤感或显赫,俱往矣,剩下的王子旧址,仅存一排奠基石台,海拔1375米。当年的贡茶也在历史的长河里渐渐隐没。
如今的倚邦的古树茶已经留存不多,近年来因普洱茶重登历史舞台,这里的村民又逐渐开始种起茶树,但所产的茶叶多为小树茶和台地茶。到了今天,如果想喝一口皇帝曾经喝过的茶,也许只有这少量的“王者”能惊鸿一瞥罢了。
王者曼松极少,只有真正的发烧茶友才会近距离接触到,在整个中国,能喝到“曾经的贡茶”的人寥寥无几。
倚邦曼松的贡茶时代
贡茶的那些年月:明成化年间,当时的地方官员到京城上贡,选遍六大莽山各寨之茶,最后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用开水冲泡后有“站立不倒”,于是便使驮马送到朝中。宪宗皇帝品过此茶赞不绝口,当即确定该茶为朝廷专用“贡茶”。盛易祥。
到了清朝,一个叫曹当斋的人成为倚邦的统治者,曼松贡茶步入辉煌。每年二月,茶叶萌芽时,曼松头人受命采办贡茶,贡茶分为芽茶、蕊茶、女儿茶。采办期间,所有商人不得入山。(现今流行的“正山”概念,最早源于“曼松贡茶正山”。)
曼松茶园茶树的稀有:正宗曼松茶数量很少,年产量也就是200公斤左右,都说物以稀为贵,那自然是稀有的了。曼松茶园为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还有一处是靠近曼腊的一个傣族寨子附近(数量都偏少),
贡茶时代,曼松茶更是夸张。茶园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官兵荷枪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皇帝的龙滋凤味,平民百姓想都别想。
在中国茶叶史上,只有龙井和曼松把皇帝喝得龙颜大悦。
王者曼松,到底什么口感?
据喝到的幸运者描述:
柔和,甚至无味。但三杯入口,香从腹中升起。回甘、生津、圆润、舒畅、饱满、细腻、丰富,美得舒畅得无法用言语描述。
【王者曼松,紫红土孕育出小叶种王者味】
古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区内以曼松茶味最佳,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陆羽《茶经》云:"上者,生烂石"。王者曼松茶生长在地势高峻,朝有雾锁,暮有云遮,生态环境极佳之地。倚邦茶山的土质也极好,呈独特的高含锌量的紫红土,遇水成泥,干后成石。原始的生态和独特的土质铸就王者曼松的高贵清雅。
区别于其他倚邦低树龄普洱茶的寡薄,王者曼松茶属于普洱茶大叶种的中小叶型,茶叶芽肥叶嫩,茶芽紧凑,形如鸟嘴,色泽翠绿,杯中茶芽,芽孢略展,立于水中,形状极美。
汤色剔透清亮,清香扑鼻,入口极其细腻柔滑,淡雅、清甜随之而来,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茶汤香气一开始有点含而不露,三四道之后喉咙深处回甘绵长、暗香浮动,茶汤在舌尖上跳舞,意味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王者曼松·任你再三痴迷,他却一泡难求】
每年春茶季,全国普洱茶爱好者,慕名前去曼松如过江之鲫,各显神通。热情的、痴迷的、激情的、向往的、冲动的、投机的、逐利的、贪婪的,三教九流,汇成一股寻茶大军,涌上茶山,各色脸谱,你方唱罢我登场。
曼松贡茶是传奇,更是历史传说,我们总在沉浸在皇权或者皇家的"茶或者酒"的故事里,多是崇拜权利中的粘附和盲从。真正懂曼松茶的,必定懂其茶间蕴含的那跌宕起伏的古今之梦。
世间的好茶如王者曼松古树,去找寻,路难行。知其贵,不知弄一二两王者曼松古树干茶要蹲守鲜叶,这么少的鲜叶也就0.1锅,不好炒青。很多茶农就在原始森林生火用铝锅盖炒青古树茶。
放眼这片古老而又“新生”的土地,能从山林间中寻得这一点历史已经非常不易,越是稀少我们就越应珍惜。皇家的贡茶,听得很多,看得很少,喝得极少。
来源:茶者昆仑 昆仑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