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再发现——勐库:普洱茶物种基因库
2017年05月21日

普洱茶再发现——勐库:普洱茶物种基因库

说到普洱茶,人们都认为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的工艺制作而成。而云南的大叶种茶,包括了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的数十个品种,最有名的就数勐库种,它是大叶种茶的“人中龙凤”,是云南大叶种的代表。

勐库种的大叶种茶,产于临沧市双江县一个叫勐库的地方,茶种因地名而获名,地名却以茶名而享誉四海。有史料称,勐库种大约是两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移苗引种繁殖的。

由于引种时经过挑选,引种地区比较集中,因此品种纯度高,以致目前勐库种还保持着较高的品种纯度,其纯度达到80%左右。茶树为有性品种,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品种纯度,在我国茶树品种资源中,实属罕见。

常言说,人挪活,树挪死。然而从六大茶山引种的大叶种茶,则在勐库提供了一个相反的例证。谁都没有想到,当年的一次移苗引种,竟无意中创造了一个极为优秀的大叶种茶。

当然,这一奇迹的产生并非偶然,六大茶山的大叶种茶引入勐库以后,经过当地气候、地理、土壤等因素的历练,逐渐培育产生了大叶种茶这个群体中最为优秀的品种。双江县的勐库镇,也因那次移苗引种,历史地成为了普洱茶最重要的物种基因库。盛易祥。

1984年,全国茶树品种委员会经过认真的审定后,向全国推广52个“全国地方茶树良种”,名列前茅的是云南大叶种系列,而临沧的勐库大叶种茶,又是云南大叶茶的佼佼者。

事实上,早在解放前,勐库大叶种就曾以各种方式流传到全国各地。在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顺宁实验茶厂民国29年至30年的档案中,笔者查到,在民国29年1月27日中国茶叶公司福建办事处的一封来函——

云南顺宁茶厂:

本处为改良闽茶品质,扶助后方生产所见,现拟创设茶叶标本室一所,藉资观摩。特函请贵厂尽量收集各种样茶,分别包装(每种半市斤),并请注明产地、名称、种类、价格、成本及抗战前,与抗战以后产量等项目,即日赐寄本处,以便分类装璜陈列。事关促进茶叶,务希赞助,俾克观成,至纽公谊。

此至

来文处所:中茶公司闽省办事处。收文日期为29年3月4日。

而在另一份档案中,笔者则看到了一封国立浙江大学索要各地产茶区茶籽的信函:

绍裘厂长先生大鉴久仰:

盛名恨未识

荆顷在渝晤觉农先生悉:先生主持滇省茶叶改进事宜遏,胜欣幸之至,兹为研究国内茶之品种与品质起见,特向全国产茶区征集茶籽及制成之茶样以备研究分析之用,现滇省产大叶种品质特佳,冲入牛乳色泽足胜印锡产品……

弟孙逢吉顿首

当时的顺宁茶厂厂长冯绍裘先生在29年6月10日收到此信之后,于6月15日写了复信:

逢吉先生大鉴:

大札敬悉一是遵嘱寄上敝厂年春制“云红”、夏制“云红”各一罐,云南大叶种茶籽一袋希查收示复为荷。此间茶籽播种期在二三月间,此次寄奉之茶籽系去冬购自勐库,历时颇久,其茶芽力或已稍受影响,烦将台端研究结果惠示于敝厂,出品逐个详加批评,指导。盼切未复,印请大安。

冯绍裘启

可以看到,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勐库的大叶种茶就已经享誉茶界了,而且勐库大叶茶种的流出,对改良和丰富我国各省市的茶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今天看来,勐库成为普洱茶的物种基因库绝不是偶然的,它地处双江县的北端,紧靠北回归线北侧,最高海拔3233米,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着优质茶叶生长所需的一切自然条件,尤其是人们在勐库的原始森林中发现大面积的野生茶林,就足以说明勐库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生长繁衍的天堂。

2002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考察组对双江野生茶进行了联合考察,他们在临沧勐库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群落,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双江县西北大雪山中上部,分布的面积大约有12000多亩,并且由于古茶树群落地处偏远,至今也还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专家称,这一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据参与考察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虞富莲介绍,双江种茶历史悠久,明朝中后期,勐库茶就以条索肥硕,芽叶披毫,滋味浓爽回甘而盛名天下。在其所著的《双江勐库野生大茶树考察》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各地相继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或野生大茶树群落,尤其是双江周边地区的临沧、耿马、永德、凤庆、澜沧、镇沅等地。然而,地处上述诸县中心地域且生态条件相似的双江自治县却一直未见有关野生大茶树的报道,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是野生大茶树在这里出现了真空,或是还没有被发现?这一问题直到1997年才得到了答案。”

这一年勐库镇公弄办事处五家村村民张云正、唐于进等人先后在海拔2500米、2700米的大雪山深处原始森林里无意中发现了成片的野生大茶树,树干径围在2米左右、树高逾20米者随处可见。这一发现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当地政府曾多次组织考察,并证实了野生大茶树的真实性和分布区域。

为了进一步明确勐库野生大茶树的演化程度、分类地位、开发利用价值以及与勐库大叶种的渊源关系,2002年12月5~8日,县政府又组织了有省内外多名专家参与的考察队进山综合考察。

据一道参加考察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和植物地理学家闵天禄调查,勐库野生大茶树所处环境条件和植被主要特点是,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

其主要标志为:

①板状根较发达(樟科、壳斗科为代表);

②木质藤冠群落十分显著(如南五味广属);

③附生植物丰富(兰科、杜鹃花科和蕨类等)。

林相群落结构是:

主要建群树种为木兰科、樟科、壳斗科林木,并构成一级乔木层;

二级乔木层则以野生大茶树占优势,此外尚有五加科、茜草科、桑科等树种;

林下大面积箭竹枯死,草本层植物主要以荨麻科等为代表。

在调查地域,野生茶树所处地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保存非常完好,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自然更新力强,在云南省有如此完好的原始植被非常少见。

在海拔2600米处,考察队发现了一株极为罕见的大理茶与蒙自山茶Camellia henryana Coh(属山茶属离蕊茶组Sect.Heterogenea Sealy)连体的野生大茶树。

大理茶树高26.3米,树幅1.7米,主干直径0.64米;蒙自山茶高16.3米,树幅18.6米,主干直杆0.6米。双株树干连生处干径1.05米,净空高4.6米。两株不同种的茶树虽连生一起,但均按各自的遗传特性生长,两者除树干外观较相似外,芽叶特性有明显差别,蒙自山茶幼枝披黄色茸毛,幼芽呈紫红色,叶片小,叶薄革质,叶色深绿色无光泽,叶脉微凹,主脉披毛。遗憾的是未能采到花果,对它们的后代是否会因“无性杂交”而发生变异无法了解。不过这仍然是一份非常珍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