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什么是普洱茶膏?茶膏发展史?如何判断普洱超高的好坏?
2017年05月21日

什么是普洱茶膏?茶膏发展史?如何判断普洱超高的好坏?

什么是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茶膏发展史

根据史料,茶膏最早出现于南唐时期。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唐代时期因科技远远没有现在发达,所以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但是依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盛易祥。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远离京城的云南依然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此时的制茶工艺远远不如唐宋时期,只是简单的模仿。即使如此,也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朝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御茶膏的破译与复原。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现代制作的普洱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如何判断普洱超高的好坏?

一般分为陈化周期、外观颜色、通透性、滑感四个点,今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

观察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挂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挂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通透性: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

滑感: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入口即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普洱茶膏才是佳品。
 7dit25.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