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品味年份茶 借茶修己
2017年05月21日

品味年份茶 借茶修己

“有机会散步在他人的经验、知识甚至是灵魂之中,这就是‘阅读’的妙处。”初识郭诗毅老师时,他赠予我这样一句箴言,让我回味久久。

台湾的郭诗毅跟随邓时海老师学习茶道多年,将茶道心得与人生经历融为一体,各自领悟出不同的茶道真谛。

借众人之智,善修自己

郭诗毅日常品饮的,多是陈期在十年至三十年之间的普洱茶生茶。这种茶既有新茶的香气与刺激性,又有向老茶转变中的丰富口感。郭诗毅曾提及“体茶说”,强调选茶要选与身体相和的,喝了身体会舒服,身体与茶有感应。他认为“ 茶无上品,适体为珍”,这便是选茶的依归。

品饮中期茶(标号级)普洱茶,是郭诗毅与茶友聚会的共同喜好。茶聚过程中,借众人之智,来善修自己,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众人围坐,品茶论道,在喝茶中总有谈不完的意见。一个人可以从一群人的交流中开发思路与知识。做学问尤须如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视界才会更宽广。好茶分享,以茶会友,互相启发,“学问”经常就被“做”了出来。如同大家一起搭鹰架,互相垫高、互相成长,一群人就把一个人的学问给“顶”了上去。你说,郭诗毅怎能不迷上茶人的聚会呢?

郭诗毅研究土木建筑工程,这是一项沟通自然与人文的专业。触发这项专业的动力,大如中式大餐、西式大餐、日式料理,小至米线、蛋炒饭、炸鸡、汉堡等,或是美食甜点,或是饮料,如咖啡、酒等,于他则是普洱茶。因为普洱茶带给他灵感,且抓得住他。

品普洱茶给郭诗毅带来的快感与满足,与土木建筑工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预期不断的产生、不断的被检验证实 ”。郭诗毅认为,身体会共鸣于茶的节奏,这种节奏有一种“模型”相映,在层次变化中呈现出规律而整齐的基本口感诉求。不同的茶,茶感有不同的“ 模型 ”,这个“ 模型 ”印到心里,便形成了一种心理模型,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这个模型去适应,调节身体的注意力,分泌唾液及调整口腔味蕾的敏感度。这种准备便是一种“ 预期 ”。我们品饮一款茶时,前一两泡茶的香气特色,会让我们预期温度高低时香气的抑扬顿挫,而口感香气的复返体验时,身体也会通过味蕾感应到香气的复返。这种“预期不断的产生、不断的被证实”的过程,便是一种如所料的快感与快意。

“ 对茶汤的鉴赏敏锐而细致,不论时间是新、旧、老、陈、古各时期的普洱茶,几乎是每一杯、每一口茶汤,对自己都有建议、批评及缺点的提示。”在向邓时海习茶的过程中,郭诗毅获益良多。他深知,学习普洱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达到“ 至善 ”境界或许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一杯接一杯的品试,传续、积累及自我精益求精。就像做学问,不应是一个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应将其视为对真理学习的喜悦,而非学习上的压力。如此,方能精益求精,持续学习进步,止于至善。

节选自《普洱》杂志2024年4月刊《世间诸事一杯茶》文|彭泽米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48.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