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的产地 > 易武古茶山简介及易武纯料生茶的特点
2017年05月21日

易武古茶山简介及易武纯料生茶的特点

易武古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产量最大的茶山。全镇拥有古茶园面积1.4万余亩,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普洱茶的特色:

香扬水柔、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因采摘过度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汤质较薄。

易武古茶山按古茶园分为易武茶山,曼撒茶山,曼腊茶山。

易武古镇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的山顶上,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源头和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瑞贡天朝”的殊荣而一度成为普洱茶的圣地。目前易武茶区栽培野生茶年产约六十吨,大多为人工矮化过的老茶树,树形并不很高大。基本是散种在山野树林之中,阳光漫射时间长,生态环境流,应为易武茶香、甜、甘、润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易武曾作为贡茶,为减低大叶种的苦涩度,传统的手工做茶采用轻揉捻的方法减小其揉出物,故新茶滋味稍淡,但由于采用晒青的杀青工艺,保存了茶叶的活性,存放一段时间后茶汤的滋味较新茶更浓醇。

易武古茶山东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海拔656—2 023米之间。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 433米.最低的纳么田海拔为’730米。海拔差异大,形成了“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易武山高雾重,土地 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茶区土壤,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5~6.5之间。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5%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古茶树分布区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漆树、董棕等高大乔木.气生植物多,树木、藤本植物园繁茂,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易武乡北与思茅江城接壤,南接瑶区、勐伴,西接勐仑象明,东邻老挝。海拔差异大,气候立体型,不同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使之具有温暖、较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区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历史资料:

“易武”为傣语,意思是美女蛇居住的地方。

易武古茶山面积和产量均居六大茶山之首。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门任所长蒋铨,于1957 年对六大茶山实地考察 写出的《六大茶山访问记》证实:易武与基诺两地范围广、产茶多、按盛典积和产量,易武名列榜首。《勐腊县志》中说:‘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莽枝(勐芝)、架布、习崆 等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盛易祥。

易武是普洱贡茶之乡。〈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普洱茶被 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贡茶初期采自六大茶山,渐以易武山为主。

易武古茶山、古镇,曾是“镇越县”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山每年产干茶70 000余担。所产普洱茶就源源不断地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部分运销印度、尼泊尔等国。为便于马帮运输,清.道光年间重修改扩了从思茅厅至倚邦、易武240公里的五尺宽青石条茶马驿道,贯穿于普洱茶六大茶山。为扩大茶叶贸易,官府和茶商还联合筹资开辟了一条从易武到老挝、转越南、走南洋的“茶马商道”。茶商马队纷纷前来易武,终年驮铃回荡,商旅塞途,造就了易武历史上茶庄林立,商贾云集的兴盛景象。今天的古道上,那一段段残破的青石板路仍清晰可见,房基、石道上残存的浮雕、石碑、匾牌和古茶庄遗址等,向后人讲述着那曾有过的繁荣辉煌的历史。

易武古镇

易武古茶山兴起的年代大约在清雍正年间至乾隆年间。自从明王朝确定倚邦茶山的曼松“站茶”为宫廷专用的“贡茶”以后,“六大茶山”的香茶就充满了神奇的诱惑力,使部分外地移民自发地迁入此地开发茶业。

清雍正年间,伍乍虎被清廷任命为易武土八总,管辖易武在内的曼撒茶山。不久,雍正王朝又将“味最酽”的“六大茶山”之茶都列为“贡茶”而“京师尤重之”,使该地“茶名遍天下”,这更使“六大茶山”获得了继续扩大规模的机遇。易武土司也开始协助倚邦土千总办理“贡茶”等茶政事务。

乾隆中期,朝庭实施移民殖边政策,让易武土司在当地或从内地招纳石屏汉民为茶农,使数万石屏移民涌进易武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贩运活动,发展了大面积的人工茶林,使易武成为出口东南亚的交通要道。至道光年间,其茶业赶超了攸乐、莽枝和革登三山,仅次于蛮砖和倚邦两山。与其它五山各寨的茶民一起,将“六大茶山”的茶业推向了鼎盛时期,还留下了记载着该地部分茶史的“茶马古道”、《易比执照碑》和易武“茶案碑”。

光绪年间,茶商们纷纷从倚邦转向易武创建茶庄,并与倚邦茶商争相改进茶叶的加工与包装技术,制造制茶工具,完善制茶工序,共同创造了“七子饼茶”名牌产品,占领了国际市场,跃居为“六大茶山”史上赫赫有名的第四个茶贸集市。

光绪二十二年,清王朝受外强的威逼,将西双版纳中的勐乌与乌德割让给了法国侵略者的老挝殖民地。奉命参与划定中法国界的爱国官员在易武石洞壁上刻下了悲愤诗句,这又使易武成为这段耻辱历史的见证之城。光绪末期,易武铺建了10多条总长近2000米的石板街道,成为华夏南疆仅次于倚邦的边陲茶贸集镇。

在易武设置于倚邦的普思第六殖边(倚邦)行政公署辖区,民国初期又增加了多家茶庄。易武不但茶庄众多,还兴起了不少客栈与餐馆。那赶着马帮或牛队的各类商贩络绎不绝。东南方街外“马驮子”范围,到处是马帮与牛队及其火塘。
1903年,该镇成为民国镇越县政府驻地,成为“六大茶山”中又一座各级官家、各类商人往来不断的繁华重镇。
除了同治年间曾受“绷子之乱”的短暂而轻微的搔扰,公元1970年遭局部火灾和1978年国营农场招工减少部分人口以外,易武几乎未曾有过重大的变迁,始终平安地走到了今天。
如今,遗留的古碑、古路、旧式房屋、石板街道、磨者河上的古桥残址,无不印证着易武茶山的历史。